大手文章不费辞,眼明理到自无疵。
客窗三复忘休寝,细酌清泉夜半时。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第一句:“大手文章不费辞,眼明理到自无疵。”
  • 词语解释:大手笔(大手笔),指有才能的人。文章,指诗或文。不费辞,意思是不需要华丽的辞藻。
  • 译文:有才华的人写文章不用华丽辞藻。
  1. 第二句:“客窗三复忘休寝,细酌清泉夜半时。”
  • 词语解释:客窗,客人的窗户。三复,多次重复。休寝,停止睡觉。
  • 译文:在客窗下反复诵读,以至于忘记了休息,直到深夜。
  1. 第三句:“大手文章不费辞,眼明理到自无疵。”
  • 词语解释:眼明理到,形容理解深刻。疵,瑕疵。
  • 译文:有才华的人写文章不用华丽的辞藻。因为他们理解深刻,所以作品自然没有瑕疵。
  1. 第四句:“客窗三复忘休寝,细酌清泉夜半时。”
  • 词语解释:客窗三复,多次重复。忘休寝,忘记睡意。
  • 译文:在客窗下反复诵读,以至于忘记了休息,直到深夜。
  1. 第五句:“细酌清泉夜半时。”
  • 词语解释:细酌,慢慢地喝。清泉,清澈的小溪水。夜半,深夜。
  • 译文:在深夜时分,慢慢地品尝着清泉水的美。
  1. 第六句:“二十年前绝可嗤,逢人啜啜便言诗。”
  • 词语解释:二十年前,指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啜啜,轻声细语地说。
  • 译文:二十年前的事情现在看来是完全可笑的,但是只要一有人提起诗歌,人们就会低声说“是的”。
  1. 第七句:“只今羞涩无多语,政恐门前匡鼎来。”
  • 词语解释:只今,现在。羞涩,害羞。无多语,不多说话。匡鼎,指古代的一种乐器。
  • 译文:现在我说话害羞,不敢多说,怕门前的匡鼎(一种古乐器)被听到。
  1. 第八句:“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
  • 人物介绍:朱元璋,明朝的创始人。
  • 事件:汪广洋年轻时跟随朱元璋起义反元,后被朱元璋任命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参与了常遇春的军务。

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汪广洋的才学与经历,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诗歌深深的热爱。他的诗作风格豪放,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