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鸿蒙秀,万古抱日月。
下有诸仙宫,神龙蜕其骨。
灵气函山泽,草木亦精发。
仰观太清表,隐隐浮员阙。
九幽导金灯,六丁护玉箧。
隧途流松风,霓旌昼明灭。
恐是七帝游,群真来趋谒。
小臣虽末贱,谬从大夫列。
尸禄帝所嗔,微诚何由达。
【注释】
- 开鸿蒙:指天地开辟,混沌不分。
- 抱日月:指天体包容日月星辰。
- 诸仙宫:指各种神仙的宫殿。
- 蜕:脱皮。
- 灵气:神的精力,精神。
- 函、精发:皆指精华,精气。
- 太清表:指天空的清朗之处。
- 九幽:指地下幽暗之处。
- 金灯:指道教中的灵宝,一种发光的宝物。
- 六丁:指六丁神,掌管天界事务的神祇。
- 玉箧:指道教中的法宝,一种装有宝物的盒子。
- 隧途:指隧道或道路。
- 霓旌:彩虹般的旗幡。
- 帝所:帝王居住的地方。
- 尸禄:空占官位,不履行职责。
- 微诚:微小的诚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在谒见唐太宗李世民时所写的《谒陵有述》之一。全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和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天开鸿蒙秀,万古抱日月。”这是对天地万物的赞美。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天地之间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下有诸仙宫,神龙蜕其骨。”这是对道教文化的赞美。诗人描绘了道教中的神仙宫殿,以及神仙们的形象,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灵气函山泽,草木亦精发。”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灵气和精华。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大自然的灵气和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仰观太清表,隐隐浮员阙。”这是诗人对天空的描绘。诗人通过对天体的描述,表达了对天空的向往之情。
“九幽导金灯,六丁护玉箧。”这句诗描绘了道教中的神秘力量。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了道教中的各种神秘力量,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隧途流松风,霓旌昼明灭。”这是对道路上的景象的描绘。诗人通过对道路上的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旅途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和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