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垂衰老,俶如就途客。
药饵相扶持,攀车解輗轭。
不行将难免,暂留终何益。
著书以自宽,聊为存者识。
明晦既歧轨,焉用留遗迹。
贤圣知有馀,死生无中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感怀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死亡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人生垂衰老”描绘了人生的暮景,意味着人生将进入晚年时期。接着,诗人以“俶如就途客”形容自己如同旅途中的旅客,暗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起点也有终点,无法逃避。

第二句“药饵相扶持,攀车解輗轭”,则反映了诗人在晚年时期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药物和生活的乐趣来维持生命的活力。这里的“药饵”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乐趣,而“攀车解輗轭”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努力保持生活状态的努力和决心。

第三句“不行将难免,暂留终何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看法。他认为如果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不再行动,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困扰。而如果只是暂时停留,那么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思。

第四句“著书以自宽,聊为存者识”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写书的方式来宽慰自己,也给后来的人留下一些知识和经验。这里的“著书”象征着知识的传播,而“存者识”则是指留下的智慧和经验。

第五句“明晦既歧轨,焉用留遗迹”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诗人认为人生的明暗已经分道扬镳,我们不必刻意追求留下什么痕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豁达和超脱,以及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总结。

最后一句“贤圣知有馀,死生无中策”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无论是贤人还是圣人,他们的生命经历都是丰富多样的,而生死的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方案。这两句话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接受。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描绘和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