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何憭慄,恶我罗裳衣。
昼短不成匹,中夜理鸣机。
晨风俱南翔,熠耀竟何之。
皑皑枝头霜,隐隐上蛾眉。
盛年忽已过,游子安用归。
秋风何憭栗,恶我罗裳衣。
译文:秋风多么萧瑟凄凉,令我的罗裳衣显得不称身。
注释:燎栗:风吹草木发出的沙沙声。恶我:使我很不高兴、很不愉快。
昼短不成匹,中夜理鸣机。
译文:白天时间太短,不能完成一件衣服,只好在半夜里纺线织布。
注释:成匹:做成一整件衣物。中夜:半夜时分。理鸣机:整理纺织用的机杼(“机杼”即织布的器具)。
晨风俱南翔,熠耀竟何之?
译文:清晨的风都向南飞翔,不知它们究竟飞往哪里。
注释:俱:副词,都。熠耀:光彩耀眼的样子。竞:到底、究竟。至:到、向、朝等动词后缀。
皑皑枝头霜,隐隐上蛾眉。
译文:树上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好像美女的眉毛。
注释:皑皑:白色像雪一样。蛾眉:眉毛细长如蛾儿般修长,常用以比喻女子的眉毛。
盛年忽已过,游子安用归?
译文: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经逝去,我这样的游子又何必回到家乡?
注释:盛年:指青年时期,这里指美好而短暂的青春年华。忽已过: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安用归:哪里还用得着回家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游子对家乡和青春的无限眷恋和感慨。首句以秋风的萧瑟引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第二句通过对比昼短无法织成整件衣服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第三句写清晨的风都向南飞翔,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最后两句则是对青春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和过去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