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云大汶口,秋夏水平洲。
一雨稍成滞,众山皆合流。
我来闲饮马,谁谓不容舟。
无数盘陀石,冲波回万牛。
诗句解析
首句:“传云大汶口,秋夏水平洲。”
注释:“传云”指的是古代的传言或者传说。“大汶口”是地名,这里特指中国山东省境内的大汶河河口地区。“秋夏水平洲”形容在秋季和夏季,河流水位上涨,水漫过河岸。这里的“水平洲”可能是指河面宽阔,能够平铺于岸上。
次句:“一雨稍成滞,众山皆合流。”
注释:“一雨”指的是一场大雨。“稍成滞”表明雨水稍微积聚,使得水位有所升高。“众山皆合流”意味着周围的山峰因为雨水汇聚而形成水流,与大汶河水一起流动。
第三句:“我来闲饮马,谁谓不容舟?”
注释:“我来闲饮马”表示诗人来此是为了休息和饮用马,可能是为了欣赏河边的风景或是进行某种休闲活动。“谁谓不容舟”则是反问句式,意思是说在这里没有人认为水不能行船,强调了河流的通航能力。
末句:“无数盘陀石,冲波回万牛。”
注释:“无数盘陀石”形容岸边有许多形状奇特、大小不一的石头。“冲波回万牛”则用牛的形象化手法来描述大汶河水流的强大力量,可以带动无数巨石翻滚和回旋。
译文对照
《大汶口》
据说大汶口,秋天夏天河水高涨。
一场大雨后水位稍高,周围的山都汇入河流。
我来到这里休息,谁说河水不能航行?
岸边有无数的奇石,水流冲击着回旋如万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汶口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河流的特点。首句通过传说引入主题,展现了一个关于大汶口地区的传统故事。第二句描述了秋夏时节河水的变化,以及雨水带来的影响。第三句表现了诗人对此处环境的惬意感受,以及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赞美。最后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大汶河的壮丽景象和其强大的水流动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