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曾参老夜台,冰寒铁瘦石生苔。
舍身入海闻还出,君到清凉试问来。
【注释】
我:作者自己。曾参:春秋时鲁国贤人曾参,字子舆。老夜台:即老坟台,指墓地。冰寒铁瘦石生苔:《晋书·王珣传》:“尝问一客:卿居贫,何以自资?答曰:冬月无冻释寒泉以为薪;夏月无蝇蚊以救渴。”
舍身入海闻还出,君到清凉试问来:舍身入海,意谓舍己全人,舍身救人。《庄子·逍遥游》有云:“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莫返;吾欲独善其身,而未能也。”此句言:你如能舍身救人,就请来告诉我。清凉:清凉寺。
【赏析】
《赠清凉寺僧》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组诗作。这组诗共四首,每首五绝,都是戏赠清凉寺僧人的。前两首写与僧人交往的情事,最后一首写对僧人的勉励之辞。前三首写与清凉寺僧交往的情事,第四首为勉励语,表达了与僧人结伴而行、同赴幽寂、同修道业的愿望。
这组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善于用典,二是语言通俗自然,三是情景交融,富有情韵,四是结构紧凑,短小精悍。白居易一生酷爱山水,他不仅“爱游山”,而且“喜题名”。这组诗就是他在游山过程中与清凉寺僧相交往的记录,其中充满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佛家的敬仰之情。
第一首《赠清凉寺僧》中,白居易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把清凉寺僧的形象写得生动传神,充满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首《赠清凉寺僧》中,作者以清丽明快的笔调,描绘了清凉寺僧的形貌特征,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第三首《赠清凉寺僧》中,白居易以清丽明快的笔墨,描绘了清凉寺僧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第四首《赠清凉寺僧》中,白居易以清丽明快的笔墨,表达了自己对清凉寺僧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佛家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