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滴梧桐,秋声满太空。
宾朋金谷里,歌舞玉楼中。
明月千家色,清尊几处同。
那堪沧海客,犹自叹飘蓬。

注释

  1. 白露:指初秋时节的露水。
  2. 梧桐:落叶乔木,秋季叶色变黄,花小,果实可食,常用来比喻秋天。
  3.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如鸟叫声、风声等。
  4. 金谷里:地名,古代洛阳附近的一个别墅区,以豪华著称。
  5. 玉楼中:指在华丽的楼阁中举行宴会。
  6. 明月千家色:形容月亮照亮了千家万户。
  7. 清尊:指清澈透明的酒杯。
  8. 那堪:怎能忍受。
  9. 沧海客:指身处异地的游子。
  10. 飘蓬:本指随风飘荡的蒲公英,后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译文

初秋时节,露水打湿了梧桐叶,满耳都是秋天的声音。
朋友和宾朋聚集在金谷里的别墅里,在那里歌舞欢乐地度过夜晚。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千家万户,清澈的酒杯里斟满了美酒。
那些身处异地的游子,怎能不感叹人生的飘泊不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对月而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热闹的画面。诗中“白露滴梧桐”和“秋声满太空”,通过白露和秋天的声音,传达出一种深秋的凉意和萧瑟的氛围;而“宾朋金谷里,歌舞玉楼中”,则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和繁华。

最后两句“明月千家色,清尊几处同”,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提升。诗人通过对明月照耀下千家万户的景象进行描绘,以及清尊中美酒与人们的欢聚,表达了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游子的同情。特别是“那堪沧海客,犹自叹飘蓬”,更是将诗人自身的感受和经历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佳节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同情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