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如何,二十馀年为别。
记湖头、一桡菱荇,醉来同卧好月。
快凉风。
乍醒人面,赋新诗、众嗟清绝。
守路髀消,支床骨剩,燕劳成各,犬鱼耗歇。
北烽动、焚巢沸鼎,分窜草间活。
俄而笑、苟然鄙薄,学使南粤。
又还向、西驰北走,动经千里飞步。
事徒然、归田无计,怪见空中自书咄。
啸谷猿深,寻溪鸥熟,伊人何在系思切。
借相问、移逋招隐,于我那优劣。
兹堪喜、梦里灯前,对看华发。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竟如何,二十馀年为别。
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分别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注:这里的“竟如何”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示对当前情况的困惑和不解。记湖头、一桡菱荇,醉来同卧好月。
译:记得湖边的时候,我们划着小船,采摘菱角和荇菜,喝醉后一起躺下来欣赏美丽的月亮。
注:这里的“湖头”可能是指一个湖泊或水塘,而“菱荇”则是水中生长的植物。快凉风。
译:一阵凉爽的风吹来。
注:这里的“凉风”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天气变凉了。乍醒人面,赋新诗、众嗟清绝。
译:我突然醒来,看到你的脸庞,于是我赋诗一首,众人都惊叹其清新脱俗。
注:这里描述了作者在醉酒后的清醒状态,以及他看到你的瞬间产生的灵感。守路髀消,支床骨剩,燕劳成各,犬鱼耗歇。
译:我坐在床上感到疲惫,腿也酸疼,就像一只燕子和一条狗一样辛苦劳作。
注:这里的“守路”可能是比喻自己的努力,而“支床骨剩”则表达了自己的疲惫。北烽动、焚巢沸鼎,分窜草间活。
译:北方的烽火连天,战火纷飞,人们纷纷逃难,像鸟兽般四处奔散。
注:这里的“北烽动”可能是指战争的频繁发生,而“焚巢沸鼎”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的惨烈景象。俄而笑、苟然鄙薄,学使南粤。
译:不久之后,我感到有些可笑和鄙弃他的浅薄,他被派往南方担任学使。
注:这里的“苟然”是形容某人的行为显得随意或不合逻辑,而“学使南粤”则是指他在南方任职的情况。又还向、西驰北走,动经千里飞步。
译:他又向西奔跑,向北奔走,行程数千里,如飞一般迅速。
注:这里的“又还向”可能是描述他的行动方向,或者是某种比喻。事徒然、归田无计,怪见空中自书咄。
译:事情并没有成功,我也无法回家乡了,我奇怪地看着天空中仿佛有东西在写字。
注:这里的“空”字可能是对天空的描绘,而“自书咄”则形容了一种神秘而难以解释的现象。啸谷猿深,寻溪鸥熟,伊人何在系思切。
译:我在山谷深处呼唤,寻找溪边的鸟儿,可那个人在哪里呢?我思念的心情非常急切。
注:这里的“啸谷猿深”和“寻溪鸥熟”都是描写寻找某人的情景,而“伊人何在”则表达了对那个人的深切思念。借相问、移逋招隐,于我那优劣。
译:我借这个机会询问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隐居山林。
注:这里的“移逋招隐”是一种隐居的生活态度或方式,而“于我那优劣”则是在比较我和其他人的优劣。兹堪喜、梦里灯前,对看华发。
译:这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因为我可以在梦中与你相见,看着你的白发。
注:这里的“梦”字可能是对梦境的描述,而“华发”则是对人的衰老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