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归早记时将及。
别众清斋前一日。
双趺坐去正逍遥,却笑愚人还痛泣。
留师顷刻应难得。
可惜师年刚六十。
法筵曾未换春风,庆吊纷纷谁得失。
【注释】
师归早记时将及:师,指和尚。归师,是指和尚回归。早记,是说早做准备。时将及,即将到来了。
别众清斋前一日:别众,即离开众。众,这里指和尚。清斋,是说吃素。前一日,是说前一天。
双趺坐去正逍遥,却笑愚人还痛泣:双趺,是说盘腿坐下的样子。趺,同“蹲”。去,是说离去。正逍遥,是说非常愉快。却笑,是说讥笑。愚人,是说普通人。还痛泣,是说还在悲痛哭泣。
留师顷刻应难得:留师,是说要留住和尚。顷刻,是说很短的时间。应难得,是说很难做到。
可惜师年刚六十:可惜,是说遗憾。师,指和尚。年刚六十,是说年纪刚刚六十岁。
法筵曾未换春风,庆吊纷纷谁得失:法筵,是说佛堂前的法席。曾未,是说未曾。换,是说变化。庆吊,是说祭祀和吊唁。纷纷,是说很多。谁得失,是说谁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赏析】
步蟾宫 其二 挽悬崖和尚(壬午)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和尚的劝诫诗,表达了作者对和尚的尊敬和希望其保持清净之心的美好愿望。
诗人以”师归早记时将及”开篇,表达了他对和尚即将回归的期待。这种期待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和尚的尊敬之情,也展现了他们对佛法的虔诚信仰。接着,”别众清斋前一日”一句,诗人描述了他们与和尚告别的场景。这里的”清斋”一词,既指和尚的素食生活,又暗示了他们的高尚品德。而”前一日”则强调了这个告别时刻的重要性,表明了诗人对这段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紧接着,”双趺坐去正逍遥”一句,描绘了和尚离去时的情景。在这里,”双趺坐”形象地描绘了和尚盘腿而坐的姿势,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而”去”字则传达了离别的悲怆之情。”正逍遥”三字则表达了他们在离别之际的轻松愉悦。然而,诗人在最后一句”却笑愚人还痛泣”中,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与世俗的悲哀之间的矛盾。
在这首诗中,”留师顷刻应难得”一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用”留师”一词表达了对和尚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而”应难得”则是诗人对这种情感的无奈和感叹。同时,这一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佛法清净的向往。
“可惜师年刚六十”一句是对和尚未来岁月的祝福。这里的”可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和尚年纪轻轻就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和尚晚年安康的美好祝愿。而”法筵曾未换春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如春风般温暖人心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和尚离别、归寺以及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修行和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物外以及对佛法清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