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
絺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
第一句“炎天五六月,挈枕逐阴凉”中,“炎天”指的是炎热的夏天。五六月份正值夏季,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上的一切。“挈(qie)枕”,意思是拿着枕头,这里可能是指为了躲避烈日的炙烤而不得不去寻求阴凉处。
第二句“絺(chi)服不掩体,唤女汲寒浆(jiān)”中,“絺(chī)服”是细葛布制成的衣服。这件衣服虽轻薄,但足以遮挡身体免受阳光的炙烤。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他呼唤自己的妻子,一起前往井边打水。“寒浆”,指井水。在这里,“寒浆”不仅指井水本身温度较低,更暗指这种清凉的水可以解暑降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里的场景,通过对比热和冷、动和静,表现了诗人在炎热天气中寻找凉爽的心理变化,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感。同时,诗中的“挈枕”“絺服”“唤女汲寒浆”等动作描写,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场景。
注释:
- 炎天:炎热的夏天。
- 挈(qie)枕:拿着枕头。
- 絺(chi)服:细葛布制成的衣服,用来遮挡阳光。
- 唤女:叫妻子一起。
- 汲寒浆:打寒天井水。
赏析: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炎炎下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对比热与冷、动与静,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天气中寻找凉快心情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的动作描写,如“挈枕”和“唤女汲寒浆”,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和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