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慕云鸿,知归塞马,叹逢时、初是阳九。
最堪怜、竹影山窗犹旧。
男儿感激宁无用,已过了、少年时候。
愤来掩卷长闲,兴成作诗何瘦。
加餐好,还止酒。
高冠在,何必裁长袖。
柴户牢扃护,有径蒿门柳。
城市几番招致,只常向、人前摇首。
也赢得、一代清名,空留身后。
注释:
大有 吊巢端明,用潘渔庄韵(壬午):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大有,是诗篇的标题。
失慕云鸿,知归塞马,叹逢时、初是阳九:失去了羡慕云鸿高飞的心愿,知道回归塞马,感叹逢时遇世正是乱世。
最堪怜、竹影山窗犹旧:最可惜的是,在山间小屋的窗户上,竹的影子依然如旧。
男儿感激宁无用,已过了、少年时候:男子汉的感慨有什么用?我已经过了少年时期了。
愤来掩卷长闲,兴成作诗何瘦:愤慨之情涌上心头,便掩卷而坐,悠然自得,兴致一来,便挥笔作诗何其潇洒。
加餐好,还止酒。
高冠在,何必裁长袖:好好吃饭吧,不必再喝酒了。意思是说不必饮酒作乐了。
柴户牢扃护,有径蒿门柳:柴门紧紧关闭着,门前有条通往蒿门外的小路。
城市几番招致,只常向、人前摇首:城中几次招我入城,却总是在我面前摇头。
也赢得、一代清名,空留身后:这也足以赢得一代清名,只是死后名声不显而已。
赏析:
此为宋亡后诗人吊悼故国之士之作。
“失慕云鸿,知归塞马”二句,谓失志之人羡慕云游高士,而自己则回归塞外。这里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意谓自己虽然身不在朝廷,但心系国家,不愿随波逐流。“叹逢时、初是阳九”,言叹惜时局艰难,正值多灾之秋。“阳九”指天象奇变,比喻政局不稳,社会黑暗。“最堪怜、竹影山窗犹旧”,谓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保持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男儿感激宁无用,已过了、少年时候”,意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有所作为,岂能无所作为?我已度过壮年,不能再过少年时代了。“愤来掩卷长闲,兴成作诗何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他愤然掩卷,长长地休息一下,然后兴致勃勃地写诗吟咏。“加餐好,还止酒。”意为好好地进餐,不要再饮酒了。“高冠在,何必裁长袖。”意为高官厚禄并不重要,何必穿长袖衣服?“柴户牢扃护,有径蒿门柳”,意为紧闭柴门,保护家园安全。“城市几番招致,只常向、人前摇首”,意谓朝廷多次召我入朝任职,但我始终拒绝,宁愿守着家室,不愿屈身权贵。“也赢得、一代清名,空留身后”,意谓尽管自己一生清贫,但赢得了一世清名。“也赢得、一代清名”,意谓自己一生清廉正直。“只常向、人前摇首”,意谓只愿意在人前表现出自己的不同寻常,不愿随俗浮沉。“也赢得、一代清名,空留身后”,意谓虽然自己生前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在后世却留下了清白的名声。“空留身后”,指死后名誉不显。“也赢得、一代清名”,意为尽管自己一生清贫,但在后世却留下了清白的名声。“只常向、人前摇首”,意谓只愿意在人前表现出自己的不同寻常,不愿随俗浮沉。“也赢得、一代清名,空留身后”,意谓虽然自己生前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但在后世却留下了清白的名声。“空留身后”,指死后名誉不显。
全诗通过吊怀友人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认为人生短暂,应该有所作为,不要虚度光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他认为尽管国家面临危难,但只要有人能够挺身而出,就能够拯救苍生。此外,诗人也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能够让后人受益无穷。最后,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已经离开了官场,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