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条叶折,正东风未老,摘经新雨。
焙火初停,小卷芽旗,龙凤为团何取。
吴乡第一凌霄重,好配得、江心泉水。
看轻烟、野灶微催,试听沸声徐起。
前罢点水俄顷,淡香浮嫩白,厥味清旨。
作供诗人,醒醉忘眠,静夜素瓷传几。
不须七碗风生腋,每消得、一天烦暑。
记他年、相对深闺,惭愧赌书翻尔。

【注释】壬午: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

“芳条”两句:茶树新叶被东风吹折,刚刚经过一场春雨。

“焙火”两句:烘茶的火候刚停,茶饼上卷起的芽儿像龙凤一样排列,多么珍贵啊!何取:为什么这样宝贵?

吴乡:指今苏州一带。凌霄:这里用来形容茶叶的形状。重:特指名贵。

“看”二句:看那轻烟缭绕,野灶微催,试着听开水沸腾的声音慢慢地响起来。

“前”三句:前面泡水沏茶的时间很短,茶的清香飘散开来,味道清新爽口。

“作供”四句:用来招待诗人,使诗人在清醒中也感到醉意,忘了睡觉,在寂静的夜晚,洁白的瓷器里传着几滴茶水。

“不须”五句:不必喝上七碗酒,风就会从腋下吹来,但能消解一整天的暑气。

“记他年”六句:回想当年,深闺中的女子与丈夫相对而坐,相互赌书以消遣时光,如今却只能后悔地翻看旧书了。

【赏析】此诗是作者题写自己收藏的徐渭画的《饮茶图》时所写。徐渭善画,尤精墨竹。这首诗描写徐渭的墨竹画法,并借此表达对徐渭的敬仰之情。

开头四句写茶之形、色、香、味。“芳条叶折”“新雨”,说明茶树生长旺盛;“焙火初停”、“龙凤为团”,点出茶饼制作精良,工艺高超;“吴乡第一凌霄”,则表明此茶非同一般。这几句话,既写茶又赞美茶工的精湛手艺,为下文写茶趣作了充分的铺垫。

中间十句,写品茗过程。“看轻烟、野灶微催”,点明煮茶所用柴薪和炉灶。“试听”两句,写煮水声和沸声。“前罢点水俄顷”,写点水后烹茶的整个过程。“淡香浮嫩白,厥味清旨。”点明茶之香气和口感。最后六句写茶具。“素瓷传几”写茶具的质地,而“不须七碗风生腋”更写出了品茗的闲适和高雅:“每消得、一天烦暑”,表现了品茗可以消除暑热的好处。最后两句,写品茶的情趣。“记他年、相对深闺”,回忆往昔与妻妾欢聚的情景;“惭愧赌书翻尔”,则是自嘲之语。

全诗语言通俗,意境优美,情韵悠长,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