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半湾梧一带。
矮屋疏篱尘不碍。
玲珑四面小窗开,日影薄,风声快。
碧水潺潺当户泻。
不用名园台与榭。
十亩浓阴天许借。
输他白眼住村人,眠石永,看云暇。
凉月纷纷还伴夜。

【注释】

壬午: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半湾:一半。梧:梧桐树。一带:一脉。矮屋疏篱:简陋的小屋和稀疏的篱笆。玲珑:精巧。四面:指房屋四围。小窗开,日影薄:窗户小,阳光透进来时光线很微弱。风声快:风声很急促。碧水潺潺当户泻:门前有条清澈的小溪流过。十亩浓阴天许借:在晴朗的日子里可以享受到一片茂密的绿荫。输他白眼住村人,眠石永,看云暇:他住在村子里,却能悠闲地观看天空的云彩。

【译文】

半山腰处有几棵修长的竹子,周围是一排梧桐树。

简陋的小屋旁边稀疏地点缀着篱笆,尘世中没有阻碍。

四周墙壁都是玲珑剔透的,一扇小窗敞开,阳光透过来显得有些微弱;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

门前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像一面明镜,映照着院落的美景。

不必羡慕那些豪华的园子、台榭,也不必为这美景感到遗憾。

我拥有的是十亩茂盛的竹林,享受着这片浓荫,可以随意在林中徜徉。

他住在村里但却能够欣赏到别人眼中的“白眼”(即别人的不屑),悠闲自在,不拘俗礼。

在月光下,我还可以静静地观赏那变幻无穷的云彩。

【赏析】

这首《天仙子》描绘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写景: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田园景色:半山腰上生长着修长的竹子,旁边则是一丛丛婆娑的梧桐树。这些景物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

颔联写居所: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居所。他居住在一座简陋的小屋旁边,周围稀疏地点缀着篱笆。这里的“矮屋”和“疏篱”形象地展现了农村的朴素和宁静,而“尘不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满意和自在。

颈联写景:在第三联中,诗人又通过描绘小窗、阳光以及风声来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景色。小窗外的阳光透过来时显得很微弱,仿佛只有一缕缕光斑洒在地面上,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同时,风声在耳畔呼啸而过,仿佛带来了大自然的呼唤和节奏。

尾联抒情:最后两联则是诗人抒发内心情感的部分。他感叹自己虽然拥有如此美好的景色,却仍然过着村居的生活。而那些看似平凡的人们却能够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之美,不受世俗束缚。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这首词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理念。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简朴、宁静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