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自言高。
江水深,自言深。
勿复相思,君有他心。
山以蔚蔚,水以汤汤。
何用度之,石用梁。
徘徊远望,泣下沾裳。
愿托黄鹄,东归故乡。
【赏析】
《铙歌》是汉代的一种军乐,内容多反映汉武时期征战四方、开拓疆域的壮丽情景。本诗为《铙歌·十二曲》之一,属“巫山高”曲调。这首诗通过巫山高耸入云、江水浩瀚奔腾、男女双方互相倾诉衷情和希望远走高飞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渴望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
首句写巫山高峻入云,以夸张手法突出其巍峨之势。“自言”,即自言自语,表现了它那雄伟的气势。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高度赞美,同时也隐喻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
第二句写长江水流浩浩荡荡,也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其宏伟壮观的景象;同时,“深”字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忧郁之情。
三、四句是说:别再相互思念,因为对方已经有了新的欢心。这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祝愿。
五、六句进一步强调巫山的高大,用山之茂盛,水之浩荡来形容。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景色的宏伟,也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七、八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诗人感情的高潮。诗人用“何用度之”来否定“石用梁”,表现出自己与世隔绝、不愿与世争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苦厌倦。
九、十句是全诗的结尾,诗人在深情的叙述中流露出对家乡的依恋之情,并以此寄托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然景物人格化、情感化,使它们具有生命和个性,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