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
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
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
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
铜池之芝以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
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
赤翅之鸿,翁杂相随。
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
游阊阖,守谒者。
五色露,何泥泥。
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
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

【注释】

  1. 铙歌:古代一种军乐,因多用铙钹击奏而得名。其八:指《铙歌十八曲》中的第八首。上陵:在山陵之上。
  2. 下津:在江边或湖边。以尚羊:即“尚羊”,古地名。
  3. 问客从何来:询问客人来自何处。自言水中央:自己说在水的中央。
  4. 芰荷:菱和荷叶。为君衣,为君裳。芰荷:用菱角和荷叶做成的衣裳。
  5. 木兰:一种花名。为君佩,为君佩饰物。
  6. 江蓠:一种草名。间杜蘅:中间夹杂着杜衡草。
  7. 铜池之芝九茎:铜制的水池里的灵芝长了九茎。
  8. 光华烛天披金英:光彩照耀满天,披上了金色的光辉。
  9. 凤凰之集,乍开乍合:凤凰群聚集时,忽而张开翅膀,忽而合拢双翼。
  10. 蜚览上林:飞翔观赏上林苑。
  11. 曾不知日月明:竟然不知道太阳和月亮有多明亮。
  12. 赤翅鸿:赤色翅膀的大雁。
  13. 翁杂相随:大雁相互陪伴着飞。
  14. 白雁何蔚蔚:白白的雁儿多么悠闲自在啊!
  15. 云为车,风为马:云彩像车子,风像马。
  16. 游阊阖:到天门游玩。闾阖:天门,神话中天的门户。
  17. 守谒者:看守城门的士兵。
  18. 五色露:五彩缤纷的露水。
  19. 乃在仙人金掌中:这仙露就藏在仙人的金色手掌中。
  20. 凝如膏,美如饴:凝结成膏状,美味如同饴糖。
  21. 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希望奉侍君主饮用这种仙露,使君主长寿万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仙人献食的诗。前二章写仙人来到陵墓,与君王饮酒作乐;后三章写仙人给君王献食的情景以及君王对仙药的珍爱。这首诗是汉代乐府诗,反映了汉代人对神仙的向往和追求。
    此篇写的是一位仙人来到帝王的陵墓之前,向君王敬献仙药的故事。全诗语言优美,形象鲜明,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第一段:“上陵亦诚美,下津以尚羊。”意思是说,登上陵墓确实很美好,到了岸边还采摘了鲜嫩的草芽。“以尚羊”是“采”字的意思,意为“采摘”。
    第二段:“问客从何来,自言水中央。”意思是说我是从水中央来的。这里的“水中央”指代仙人居住的地方。
    第三段:“芰荷为君衣,芙蓉为君裳。”“芰荷”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荷花,用它来做君王的衣服和裙子,可见这位仙人非常讲究饮食卫生,而且生活条件很好。“芙蓉”也是一种荷花,用它来作为君王的衣裙,说明君王的生活也极尽奢华。
    第四段:“木兰为君佩,江蓠间杜蘅。”这里的“木兰”是一种香木,用来制作佩带,可见仙人非常看重自己的仪表仪容,并且十分注重饮食健康。“江蓠”是一种香草,用来装饰,表明君王的品味高雅。
    第五段:“铜池之芝九茎,光华烛天披金英。”铜制的水池里长满了灵芝,光彩照人,犹如天上的星星一般美丽。
    第六段:“凤凰之集,乍开乍合,蜚览上林,曾不知日月明。”“乍开乍合”形容凤凰飞舞时的姿态轻盈优美,“蜚览上林”则表现出它们在天空自由翱翔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凤凰的飞翔,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七段:“赤翅之鹄,翁杂相随。”这里说的是赤色的大雁,一群群地跟随在大雁旁。
    第八段:“白雁何蔚蔚,云为车,风为马。”白色的大雁是多么悠闲自在啊!它们好像乘坐着云彩做的车子,骑着风儿奔跑。
    第九段:“游阊阖,守谒者。”意思是说,游览天门宫,守候城门上的守卫官。
    第十段:“五色露,何泥泥。”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露水多么甘甜啊!“五色露”指的是仙人所献的仙露。
    第十一段:“乃在仙人金掌中,凝如膏,美如饴。”仙露就在仙人的金掌中,凝结成膏状,味道美味如同饴糖一般。
    第十二段:“愿奉我主饮,延年万岁期。”意思是说,我希望奉养我的君主饮用这种仙露,使他长寿万岁。
    整首诗歌通过对仙人献食这一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