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而张罗罗若云,中有黄雀呼其群。
毛羽摧颓离哉纷。
山出黄雀山嵯峨。
鸿鹄绝四海,君亦难为罗。
我欲从之谗言多,鸿鹄徘徊奈雀何。
【注释】:
艾:古代乐器,形似钟。罗罗若:即“罗雀”,形容声音如鸟鸣声。
毛羽摧颓:羽毛凋散、零落,指被猎获的鸟儿。
山出黄雀:山上出现了一群黄雀。
鸿鹄:传说中的大雁。四海:指四方。
谗言多:进谗言的人多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黄雀之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遭人诽谤,不得志的境况,同时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全诗以黄雀为象,写其遭遇,寓有寓意,构思新颖独特。
“艾而张罗罗若云,中有黄雀呼其群。”这是写黄雀遇害的情景。艾(一种古代乐器)张罗罗若云,指黄雀在天空中发出叫声。其中黄雀呼其群,指黄雀在叫唤自己的同类。此句以动写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黄雀们正在空中鸣叫的画面。
“毛羽摧颓离哉纷。”此句承接上文,描写黄雀们在天空中鸣叫时的情景。它们羽毛凋散、零落、纷纷坠落,好像被猎获的鸟儿一样。
“山出黄雀山嵯峨。”此句写黄雀从山上飞起的情景。它们从山上飞起,显得非常雄伟壮观。
“鸿鹄绝四海,君亦难为罗。”此句写大雁飞翔于四海之外,而君主却很难捕捉到它们。这一句以大雁为象,暗喻诗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表达出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同时,这句中的“君”字也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手法,将“君子”说成“君子”,既符合韵律要求,又增加了诗句的美感。
“我欲从之谗言多,鸿鹄徘徊奈雀何。”此句写诗人想要跟随大雁去往远方,但进谗言的人很多,使大雁无法自由地飞翔,只能无奈地在山间徘徊。这句诗以大雁为象,再次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愤慨之情。同时,这句中的“奈雀何”也是运用了谐音手法,将“奈何”说成“奈雀何”,既符合韵律要求,又增加了诗句的幽默感。
【译文】:
艾而张罗罗若云,其中有黄雀呼其群。
毛羽摧颓离哉纷。
山出黄雀山嵯峨。
鸿鹄绝四海,君亦难为罗。
我欲从之谗言多,鸿鹄徘徊奈雀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