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小径,全掩重门,清昼岑寂。
砌畔残红,零落馀香谁惜。
拆草初长眠影静,呼鹃将倦拖声湿。
看频朝,丝丝细雨,为伤春泣。
更频夜、盆倾瓶注,乱泻狂淋,垂檐偏急。
势趁风横,惨向纸窗敲入。
醒下床来护烛,梦行途去常呼屐。
闇沉沉,便天明,那由知得。
【注释】
①“半开”三句:写雨困,小径半开,重门紧闭,清幽的白天也显得岑寂。
②“砌畔”二句:说砌畔的残花零落,香气飘散无人爱惜。
③“拆草”二句:草刚刚长高了,就睡去,呼鹃叫醒了他,声音湿漉漉的。
④“看频”二句:说频频朝看,细雨滴滴,为伤春而泪下。
⑤“更频”三句:说夜深了点,用盆倾瓶注,乱泻狂淋,垂檐偏急。
⑥“势趁”二句:说雨势正猛,像要打进来,纸窗被敲得震响。
⑦“醒下床来”四句:说醒来后,护着蜡烛;梦行途中,常呼唤屐子。
⑧“闇沉沉”四句:说天色将明,自己还不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天气的词作。全词以抒情主人公的口吻,通过描绘其所见所感、所思所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天气中作者的愁苦心境。
上片起笔写景,渲染出一幅雨困图。“半开小径”,“全掩重门”,是雨前天气,也是雨困时的景象。“清昼岑寂”,突出了雨前的寂静。“砌畔残红”,指雨后庭院中的残花败叶,“谁惜”二字道出了人对这凋谢景象的冷漠之情。“拆草初长眠影静”,草刚刚长高,主人便睡着了。“呼鹃”,即杜鹃鸣声,这里借指人的呼噜声,暗指主人酣睡之态。“将倦拖声湿”,则又道出了主人在梦中唤屐之声,以及雨声和梦声的相互交融。
下片则转入抒怀。“看频朝”,是说早晨起床,看着细雨连绵不断,伤心流泪。这一句写出了雨天的愁苦心情。“更频夜”,则进一步写夜间的情景。“盆倾瓶注”,是说夜里不停歇地给室内倒水,这是由于屋外风大,雨水直灌屋内所致。“乱泻狂淋”,则是说风雨交加,把屋里弄得一片汪洋。“垂檐偏急”,则是说屋檐上的水珠儿都滴到了地上,说明雨势之大。“势趁”,是说雨势正猛,好像有什么东西要打进来似的。“纸窗敲入”则是说窗户纸因风雨敲打而发出声响。“醒下床来护烛”,则是说天亮了才醒来,赶紧拿起蜡烛,因为怕雨淋灭了蜡烛。“梦行途去常呼屐”,则是说在梦中还行走着,不断地呼唤着竹鞋(屐子)。最后两句“闇沉沉,便天明”,则表明天色将明,而自己却浑然不觉,从而表现出一种无知无觉的无奈与辛酸。
全词从雨前到雨后,从早到晚,由实而虚,虚实相生,层层铺展,情景相融,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夸张等,使语言富有诗情画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