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白之裘紫骝马,鸣鞭东走渔阳野。
自言天子授长缨,明光殿前三使者。
飞檄远度桃花山,昨日辽西校战还。
吹律春风回黍谷,扬旌暮雪洒榆关。
关门一望烟尘色,抵掌志驰伊吾北。
岂独秦人重绕朝,誓令羌虏避充国。
此行不按督亢图,欲画地形取匈奴。
指挥千障铁如意,出入双鞬金仆姑。
骠骑将军绿沈甲,鹴鸠大夫黄石法。
碛里兵屯种玉田,云边燧起弹琴峡。
元戎幕府赠吴钩,太守离歌岐麦秋。
看君归奏称上意,何足道哉万户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赵员外行边》。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 狐白之裘紫骝马,鸣鞭东走渔阳野。
    【注释】:这里描绘出一幅送别的情景。狐白之裘,指的是用狐狸皮制成的裘衣;紫骝马,指红色的骏马。鸣鞭,即挥动马鞭。渔阳,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服饰和马匹的描述,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 自言天子授长缨,明光殿前三使者。
    【注释】:诗人提到赵员外被天子授予重任,暗示他即将担任朝廷的重要职务。明光殿前,指的是皇帝所在之处,三使者,暗示赵员外的身份地位。
    【赏析】: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赵员外未来的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 飞檄远度桃花山,昨日辽西校战还。
    【注释】:飞檄,即迅速传递军令。桃花山,指代战场所在地,辽西,即辽宁西部。校战,指军队的战斗。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战场上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的气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和期待。

  • 吹律春风回黍谷,扬旌暮雪洒榆关。
    【注释】:吹律,意为吹奏乐曲。黍谷,指秋天的农作物,象征丰收。榆关,指边关。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边关风光的画面,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宁的祝愿。

  • 关门一望烟尘色,抵掌志驰伊吾北。
    【注释】:关门,这里指边关。烟尘,指战场上的硝烟。伊吾,地名,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边关的景象和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安定的渴望。

  • 岂独秦人重绕朝,誓令羌虏避充国。
    【注释】:秦人,这里指唐朝的人民。绕朝,指汉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充国,指西汉时期的名将卫青。羌虏,指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赏析】: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期望。

  • 此行不按督亢图,欲画地形取匈奴。
    【注释】:督亢图,指地图。取匈奴,指征服匈奴。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希望通过实地了解地理情况来制定有效的军事战略。

  • 指挥千障铁如意,出入双鞬金仆姑。
    【注释】:指挥千障,意味着指挥千军万马。铁如意,指兵器。双鞬,指双手拿着的武器。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将军指挥作战的场景,通过兵器的描述,传达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

  • 骠骑将军绿沈甲,鹴鸠大夫黄石法。
    【注释】:骠骑将军,指汉代名将霍去病。绿沈甲,指绿色铠甲。鹴鸠大夫,指古代官职名称,这里借指将领。黄石法,指兵法。
    【赏析】: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和兵法,表达了对将领能力和智慧的认可。

  • 碛里兵屯种玉田,云边燧起弹琴峡。
    【注释】:碛里,指沙漠地区。兵屯,指驻扎的军队。种玉田,指种植庄稼的地方。云边,指边远的地方。燧起,指点燃烽火示警。弹琴峡,指风景秀丽的峡谷。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边疆景象,通过自然景观和军事行动的描述,传达出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

  • 元戎幕府赠吴钩,太守离歌岐麦秋。
    【注释】:元戎幕府,指军中的帅府或指挥部。吴钩,指古代名贵的剑。离歌,指离别时的歌声。角麦,指收割后的麦子。
    【赏析】:诗人通过对剑和麦子的描写,表达了对战友离别的感慨和对家乡生活的怀念。

  • 看君归奏称上意,何足道哉万户侯。
    【注释】:看君归奏,指观察你如何向皇帝汇报情况。称上意,指符合皇帝的意愿。万户侯,指封赏的土地。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