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萧条,白云自相缀。
翩翩尔曳裾,惨惨吾分袂。
鼓楫大河流,扬帆下衡卫。
平台壮登眺,邹枚俨兄弟。
既出兔园篇,颇兼子虚制。
词赋有知遇,王门即恩惠。
【注释】
秋:指秋季。萧条:萧瑟、凋零。白云:这里代指朋友(许史)。自相缀:相互映衬。翩翩:轻快貌。曳裾:拖裾,指拖着衣襟。分袂:分手。鼓楫:敲船桨使船前进。衡卫:指衡山、岳阳等地。登眺:登上楼观远望。邹枚:指屈原、宋玉。他们都是楚辞家。兔园:《汉书·艺文志》载有《兔园先生谈录》,即《别录》。子虚:指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赏析】
这首诗是送友人许史得弟赴任而作。诗中写许史得弟之弟去职,与作者分别,作者感慨万分,遂作此诗以赠。首联描写了友人去职时的情景;次联写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第三联描绘别后思念友人的情状,并暗示友人将赴他处任职;第四联写朋友到任之后的景象;最后一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
此篇起句“秋风一萧索”,点明季节,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离别的心情。“萧瑟”二字,既是秋天气候的特点,又暗含着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接着写秋风萧瑟之中,白云自成偶对,互相映衬,这是自然界的景象。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里用了双声词“萧”、“萧”,这就使人想到人世间的离别之情,想到人们相聚有时欢乐,有时悲伤,有时欢聚,有时离散,正如自然界中风和日丽,也有云开雾散之时一样。这两句诗,不但写出了自然景象,而且写出了人间离合悲欢的哲理。
“翩翩尔曳裾”,意思是说,那飘逸轻盈的身影拖着衣服的下摆,在风中摇曳。“惨惨吾分袂”,是说那令人伤心的情景,我只得挥泪与友人作别。“曳裾”、“分袂”,都是古人离别时的动作。“曳裾”,语出《庄子·盗跖》:“今子修德,官至大夫,然犹为隶,何也?从梁国来,当贵耳。”可见曳裾就是穿官服的意思。“分袂”,是挥手告别。这两个动词,不仅把别离时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而且把别离时的心情也写得十分真切。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鼓楫大河流,扬帆下衡湘”,意思是说:扬起船帆,随着长江水浪滚滚东流。“下衡湘”,指顺江而下,到达衡山、岳阳一带。这两句诗,不仅写友人离开后的行程,而且也写自己送别友人的心情。“鼓楫”是敲船桨使船前进的意思。“衡湘”,泛指衡山、岳阳一带。这两句诗,通过写友人的离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平台壮登眺”,意思是说:登上高楼,极目远眺。“邹枚俨兄弟”,意思是说:屈原、宋玉俨然就像兄弟一样。“邹”,即邹国,古地名,在今天的山东省邹县一带。“宋”,即宋国,古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一带。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友人去职后的新环境,而且也写出了友人去职后的新地位。
“既出兔园篇,颇兼子虚制”,意思是说:既然已经离开了《兔园册》那样的书斋生活,那么就不妨学习一下《子虚赋》那样的创作方法吧。这两句诗,一方面写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勉励之意,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自己对创作的态度。“兔园篇”,指《子虚赋》,《汉书·艺文志》载有《兔园先生谈录》,即《别录》。“子虚”,是司马相如所作的一篇辞赋的名字。“制”,即写作的方法。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鞭策。
【译文】
秋风萧瑟一片凄凉,白云自在地相互映衬;你翩翩起舞地曳拉着衣襟,凄凄切切地与我作别。鼓桨划动船前行进,扬帆顺江而下直达衡山、岳阳。登上高台极目远眺,仿佛看见了屈原和宋玉,他们宛如一对亲兄弟。既然你已经走出书房生活,那就不妨学习一下子虚的创作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