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西掖垣,双阙郁苍苍。
白石烂素波,蘋藻槩金塘。
方舟转清流,飞盖纷翱翔。
轻飙洒前庭,明镫皦中堂。
渌酒溢尊罍,嘉殽充圆方。
公子多妙制,藻思何纵横。
高谈自宠珍,濡翰安能详。
婴疾日沈痼,簿领非所长。
愿言贻令德,黾勉不可忘。
注释:
月出西掖垣,双阙郁苍苍。 月亮从西边的宫门升起,双阙显得更加苍绿。
白石烂素波,蘋藻槩金塘。 白色的石头在清波中荡漾,水草浮萍覆盖着金色的护城堤。
方舟转清流,飞盖纷翱翔。 船儿在清澈的水道上行驶,马车在道路上飞扬。
轻飙洒前庭,明镫皦中堂。 微风把酒花吹散到庭院,明亮的灯笼照耀在厅堂。
渌酒溢尊罍,嘉殽充圆方。 醇厚的美酒填满了酒杯,美味的食品装满了盘子。
公子多妙制,藻思何纵横。 公子有许多巧妙的创作,他的思绪多么纵横交错。
高谈自宠珍,濡翰安能详。 他喜欢高谈阔论以显示自己的珍贵,却无法详细地表达。
婴疾日沈痼,簿领非所长。 因为疾病他日渐衰弱,处理繁琐的工作并非他的强项。
愿言贻令德,黾勉不可忘。 希望您留下好名声和德行,我努力工作绝不忘记。
赏析:
这首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其中《公燕》为第一首,其余四首依次名为《公宴》、《公门》、《公田》和《公车》。这组诗共九首,每首都写宴会之事,但所写内容各有侧重。全组诗都是描写宴饮之乐,通过宴饮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他鄙弃世俗、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思想感情。
公燕诗共有九首,是陶渊明对当时一些名门贵族的宴饮生活的描写。此诗为第九首,写于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
首二句“月出西掖垣,双阙郁苍苍”写诗人在月光下看到的西城门楼的景象。月出西城,双阙映入眼帘,显得更为幽深苍绿了。这里用典,以西城的双阙指代皇宫。“月出”,即指月亮从西方升起。“西掖”,“西阁”。汉代有左右曹事,右曹事由御史中丞主持,左曹事由光禄勋主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西掖”,泛指皇宫。“双阙”,指宫门上的望楼,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门阙(见《文选》左思《蜀都赋》注引应劭《汉官仪》)。“郁苍苍”,指双阙显得更加苍翠葱茏。“双阙郁苍苍”,既交代了时间(夜间),地点(皇宫),又写出了景色的幽深。
以下四句写宴会的情景。“白石烂素波,蘋藻槩金塘”,意思是说洁白的石头在清澈的水中荡漾,水草浮萍覆盖着金碧辉煌的护城河堤。“白石烂素波,蘋藻槩金塘”,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宴会的豪华场面。
“方舟转清流,飞盖纷翱翔”,意思是说舟船顺流而下,马车飞驰而过。“方舟”,大船。“飞盖”,一种轻便的车。“纷纷”,众多的样子。这句写宴会热闹非凡。
“轻飚洒前庭,明镫皦中堂”,意思是说微风把酒花吹散到庭院,明亮的灯笼照得厅堂一片光亮。“轻飚”,旋风。“轻飏”,飘动的样子,这里作动词用,意为“使”。 “洒”,洒落。“前庭”,指院落前的空地。“中堂”,指内室。“明镫”,明亮而华美的灯。“皦”,光明的样子。“中堂”,指厅堂。“明镫”“皦中堂”,既描写了宴会的气氛,又点出了宴会的场所。
下面四句写酒席上的盛况。“渌酒溢尊罍,嘉肴充圆方。”意思是说醇厚的美酒斟满酒杯,美味食品装得满满当当的盘子。“渌酒”,指美酒。“盈”,满。“尊罍”,盛酒的器具。“嘉肴”,美好的菜肴。“圆方”,圆的和方的两种形状的器皿。“盈樽”、“充盘”,写宴会上宾客们欢聚一堂,饮酒作乐的盛况。
以上八句写宴饮的盛况。“公子多妙制,藻思何纵横。”意思是说公子有很多精妙的诗文创作,他的思绪是多么纵横交错啊!这里赞美了诗人的文学才华。“藻思”,比喻文思敏捷流畅。“纵横”,纵横交错,这里指文思活跃,不拘一格。
最后两句写主人与宾客之间的亲密关系和诗人的感激之情。“高谈自宠珍,濡翰安能详?”意思是说高谈阔论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珍奇,怎么能说得清楚?“高谈”,指议论高超,言论不凡。“宠”,受尊敬。“自宠珍”,指自己受到尊重和珍视。“安能详”,怎能说得明白呢?“安能详”,即怎能说得清,形容说话难以尽意。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婴疾日沈痼,簿领非所长。”意思是说因为生病身体越来越衰弱,处理繁杂的工作不是自己的长处。“婴疾”,生病。“沉痼”,病重难治,久治不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今人之所以不治者何也?不知其形所在也。”这里借指诗人身体不好,不能胜任繁重的公务。“簿领”,泛指官府事务,这里指政务。“非所长”,非自己擅长的事业或技能。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面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