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丛里击龙车,说道民愚却不愚。
天下简编焚毁尽,圮桥依旧有遗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本诗前两句写皇帝在万人之中击打龙车,说百姓愚不可及,但百姓并不愚昧。后两句写天下的简编被焚烧,而那座桥却仍然存在,还留有遗书。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统治者的讽刺和批判。
【答案】
译文:在众人中击打着龙车,却说百姓不愚蠢,然而百姓并不愚蠢;全国的简编都被焚毁了,而那座桥依然存在,还有残存的书籍。注释:
①龙车:古代帝王出行用的车辆,饰以金铃和彩凤,非常华贵,这里指皇帝的车驾。②民愚:百姓愚昧无知。③简编:指书籍。④圮(pǐ)桥:坍塌的桥梁。⑤遗书:遗留下来的书籍。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作于大历二年(767)。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已基本结束,但朝廷内部却因连年用兵、赋敛繁重,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而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诗人对此深感忧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借咏史诗抒发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首句“万人丛里击龙车”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皇帝声势浩大的场面。第二句“道是民愚却不愚”,表面上似乎在称赞百姓,实际上却是在讽刺皇帝,因为百姓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皇帝的支持,皇帝给了他们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三句“天下简编焚毁尽”则进一步揭示了统治阶级的本质。接着又写到“圮桥依旧有遗书”,作者通过这座桥和它上面的遗书,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与不安,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最后一句“空悲切,白日斜”,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