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矗矗,云漫漫,云容山色微茫间。
一天淡月秋空静,满地落花春雨寒。
道人爱此有清趣,穿云结屋依山住。
一缕茶烟午梦馀,两腋清风欲飞去。
欲飞不飞无限情,拂弦时作太古声。
惊猿吐月泪潜堕,老鹤知更相和鸣。
夜深万境俱岑寂,兀然虚室生寒白。
回头人世隔红尘,云山惨淡无颜色。
【注释】
- 清趣: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色。
- 矗矗:高耸的样子。
- 漫漫:广阔无边的样子。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清趣: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色。
- 爱此:喜爱这个地方。
- 有清趣:指这个地方有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色。
- 穿云:穿过云层。
- 落花春雨:形容景色如落花般美丽,春雨般湿润。
- 午梦馀:中午的梦还没有醒。
- 两腋清风:形容心情轻松愉快。
- 欲飞不飞:形容心情愉悦,不想飞翔。
- 岑寂:寂静无声。
- 兀然:孤独、寂寞的样子。
- 太古声:指大自然的声音。
- 惊猿:被惊动的猿猴。
- 知更:懂得更替之意。
- 和鸣:和谐的鸣叫。
- 夜深万境俱岑寂,兀然虚室生寒白:夜晚降临,周围的一切都沉浸在寂静之中,只有这个空旷的房间显得明亮洁白。
- 回头人世隔红尘,云山惨淡无颜色:回首往事,世间的红尘已经远离,只留下这苍凉而宁静的云山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色的诗。首句“云山清趣图为欧阳道人作”,直接点明了这首诗是以一幅画为题的。画面上展现的是一片山峦叠嶂、白云缭绕的景象。第二句“山矗矗,云漫漫”,进一步描绘了山的高大和云的飘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画中,感受到那山的巍峨和云的缥缈。第三句“云容山色微茫间”,则将山与云的色彩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一天淡月秋空静,满地落花春雨寒”,则将时间带入到了秋天,天空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的淡雅,整个大地都被铺上了一层薄薄的落叶和春雨的气息。这些描写都为这幅画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使得整幅画更加生动有趣。
第四句“道人爱此有清趣,穿云结屋依山住”,则是说画中的人物对这种景色情有独钟,他喜欢在山上建造房屋,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既表现了画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第五至七句“一缕茶烟午梦馀,两腋清风欲飞去,欲飞不飞无限情,拂弦时作太古声。惊猿吐月泪潜堕,老鹤知更相和鸣。”则描绘了画中人物的生活情景。他在午睡后醒来,闻到一缕茶香,心中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友人;他感受到了山风的吹拂,想要飞向远方,却又因为内心的思念而无法飞翔。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自然景物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第八到十二句“夜深万境俱岑寂,兀然虚室生寒白。回头人世隔红尘,云山惨淡无颜色”,则是对整幅画进行了总结。夜深人静时,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只有这座空荡荡的房子还散发着淡淡的光线。回首望去,人世间的繁华已经远去,只剩下这片荒凉的自然景色。在这里,诗人通过对画面的再次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他也通过对云山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