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
郡斋同元美赋得高字
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
注释与赏析:
- 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这句表达出诗人在风尘满面的环境中,仍然和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共度艰难,如同昨日一般亲密无间。“千里得同袍”形象地描绘了虽然身处异地,但友情依旧深厚的情景。
-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追求内心的宁静,远离世俗的喧嚣。“秋色”和“佳句”象征着文人骚客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文学创作的灵感,而“浮名”则是指世间的名利虚名。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老朋友,而“使者”则指代诗人自己,暗喻自己如同远方的使者一样,背负着使命或责任,行走在遥远的地方。同时,“沧海”和“白云”都是富有诗意的象征,前者代表着广阔无垠的海洋,后者则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二者都给人一种高远、不可触及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居高位,却依然保持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这句描述了诗人在自己的住所悬挂着一床被子(榻),而对方则自备佩刀,这暗示了双方身份地位的不同以及诗人对于对方的尊重。同时,“小郡”和“大府”的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自我认识,既感到自豪又保持谦逊。
-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这里的“鞭弭”(古代车马上的装饰品)象征着出行的自由和舒适,而“簿书”(官府文书)则代表了繁重的工作。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工作繁忙,但依然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
-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最后一句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他提到“元龙”(三国时期人物陈震的字),表示希望像陈震一样,能够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这里的“豪”字用来形容人的气概或才华,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展现出这种气概或才华,赢得他人的尊敬和赞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受和人生态度。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才华,也体现了其对友情、事业和生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