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华筵上客开,千金为寿在平台。
如何此日偏相忆,几度同衔避暑杯。

伏日左史初度寄怀其二

李攀龙诗意解析与赏析

  1. 诗作原文
    帝子华筵上客开,千金为寿在平台。
    如何此日偏相忆,几度同衔避暑杯。
  2. 注释与翻译
    (1)帝子:指皇帝之子,这里指的是皇子或王室的成员。华筵:豪华的宴会,比喻高贵的地位和荣誉。上客:尊贵的客人,即宫廷中的宾客。开:开始或举行。千金:古代对女子的尊称。
    (2)此日:指今日,即作者所在的这一天。偏相忆:时常思念对方。偏:副词,常常、经常的意思。
    (3)几度:多次。衔:嘴里含着,形容频繁地吃。避暑杯:一种用来避暑解热的饮品杯。
  3. 诗句解读
    (1)诗中“帝子华筵上客开”描绘了一种皇家宴乐的场景,展示了皇室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欢乐。
    (2)“千金为寿在平台”则反映了宴会上的富贵氛围和对长寿的祝愿,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3)“如何此日偏相忆”表达了诗人对于今日聚会时刻的深切怀念之情,突出了时间的珍贵和个人情感的重要。
    (4)“几度同衔避暑杯”则具体描绘了饮酒解暑的情景,反映了文人雅士之间的社交互动和友情。
  4. 文化背景
    (1)本诗反映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奢侈,以及贵族间交往的文化特点。
    (2)“华筵”一词常用来形容盛大、隆重的宴席,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美食和娱乐的重视。
    (3)“上客”在这里指的是贵宾或重要人物,展现了朝廷中的等级秩序和礼制规范。
  5. 诗人生平与成就
    (1)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明末四大才子之一,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2)李攀龙的诗歌作品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其诗风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所喜爱。特别是他的《伏日左史初度寄怀》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明代诗歌史上的佳作。
  6. 艺术特色
    (1)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2)通过对宴会、避暑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氛围。
    (3)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文人骚客的独特气息,体现了明代文学的艺术风格。
  7. 鉴赏与思考
    (1)本诗不仅是对宫廷生活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2)通过对宴会、避暑等场景的描写,引发了读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3)诗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信息,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