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忽断雁行疏,染翰青云照锦裾。
知尔已传招隐赋,相思更寄枕中书。
春风忽断雁行疏,染翰青云照锦裾。
知尔已传招隐赋,相思更寄枕中书。
赏析:
本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牵挂。
诗句解析:
- 春风忽断雁行疏 - 此句描绘了春季来临时,大雁南归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友情的淡薄。“断”字暗示了一种无奈和不舍。
- 染翰青云照锦裾 - “染翰”指的是书写,而“青云”常用来形容仕途或学术成就,这里用以形容书信传递的尊贵和荣耀。此句寓意着书信如同承载着高贵使命的使者,穿过云端,照耀友人的衣裳。
- 知尔已传招隐赋 - 此处“招隐赋”指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理解。
- 相思更寄枕中书 - 诗人将深深的思念化作枕下的书信,这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是希望借此传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期待。
关键词解释:
- 春风:春天的风,常用来象征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 断雁行:比喻朋友或事物逐渐远去,无法挽留。
- 染翰青云:指书写时墨水溅起如云朵般飘洒,常用以形容文章或书信的文采飞扬。
- 招隐赋:古代一种描写隐居生活的理想化作品,反映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
- 相思:深切的思念之情。
- 枕中书:借喻深情厚意,像枕头里的梦一般,难以忘怀。
通过这些意象和修辞手法,李攀龙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其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富有表现力,也在情感上触动人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