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风流著作郎,满朝谁不羡恩光。
赋成清思如秋水,一片霜毫洒玉堂。

【注释】

东观: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在洛阳南宫建有东观。后借指京城。风流:风度、气派。著作郎:官名,唐时翰林中书省设著作郎。殷正甫:人名。内翰:翰林学士的别称,因唐代学士皆以翰墨为职业而得名。京:指北京。赋成:作赋已毕。清思:清新的思想。秋水:比喻文章如秋天的水一样清澈明净。霜毫:比喻笔锋犀利。洒玉堂:洒向朝廷官府。

【赏析】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是晚唐诗人韦庄赠给友人殷正甫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开头两句即点出殷正甫的身份和地位,并指出朝野上下对他都有很高的期望,殷正甫应是感到一种压力而心情沉重,故首联便用“羡恩光”三字来写殷正甫内心的感受,既写出了殷正甫对恩泽的感激之情,也写出了他对恩光的压力之感。颔联则正面描写了殷正甫的文章写得如何的好,“赋成清思如秋水,一片霜毫洒玉堂。”这两句是说殷正甫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他的清雅高远的思路就像清冽的秋水一样,而他笔下的文采又像一把锋利的霜刃一样的笔,将那一篇篇文章洒向朝廷官府。颈联进一步描绘殷正甫的文章写得好,他的文章写得那么好,使得满朝文武百官都羡慕他,都对他寄予厚望。尾联则直接点明了殷正甫的身份,并表明自己对殷正甫的祝福和期待。殷正甫是殷浩的儿子,也是殷浩的门生,因此韦庄希望殷正甫能像他父亲殷浩那样能够有所作为,为朝廷作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