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本阳德,万物咸华滋。
穷阴忽为咎,积雨无晴时。
颠风泛洪涛,荡决渰畬菑。
沟壑有遗民,憔悴半流离。
空林少烟火,晨膳夕无炊。
县官急租税,督责烦鞭笞。
但知赴期会,谁能恤寒饥。
日月更相送,春事奄无遗。
过时而不耕,秋成安可期。
虽有劝农令,文具亦何为。
传闻盗贼起,民穷多致斯。
咄唶有深忧,岂惟漆室葵。
【注释】
顷:近来。
多故:指战乱频繁。
春暮:春天快结束了。霖潦:久雨。
灾:灾害。
谷未入土:庄稼还没有成熟。恐有过时之忧:担心收成不好,有灾难。聊:姑且。命:写。纸笔:书信。
阳德:阳光和温暖。生:生长。
阴:阴暗。咎:罪过。
颠风:旋风。泛洪涛:像大浪一样。荡决:冲垮。
渰(yàn淹):淹没。畬(shá山):耕地。菑(zāi灾):水灾。
沟壑(hè hé):山沟。遗民:被灾难遗弃的人。流离:流浪。
空林:没有火种的树林。烟火:炊烟。晨膳:早晨吃的饭。夕无炊:晚上没吃的。
县官:县令,县官。急租税:催征租税。督责:督促检查。鞭笞:鞭打。
赴期会:按时交租纳税。恤寒饥:照顾贫苦百姓的温饱。
日月相送:光阴飞逝,转眼就过去了。奄:全。
过时:过了农时。不耕:不耕种。期:农时。
劝农令:鼓励农民耕种的命令。文具:法令、文书等。
传闻:听说。盗贼起:盗贼猖獗。致斯:导致如此。
岂惟:难道只是。漆室葵:比喻忠良之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战乱中,因生活困窘而作的诗。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的困苦遭遇,后半部分写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此诗反映了诗人关心国事、同情人民的深厚情怀。
首联“顷以多故绝不作诗,春暮霖潦为灾谷未入土恐有过时之忧,聊命纸笔以谂同志云”,说近来因为战乱,我很久不写诗了,现在春天已经过去,大雨连绵,庄稼还没有长出土地,恐怕有灾难,我姑且用纸笔写信给同志,表示自己的心意吧!
颔联“生生本阳德万物咸华滋穷阴忽为咎积雨无晴时颠风泛洪涛荡决渰畬菑沟壑有遗民憔悴半流离”说的是,大地本来充满阳气,万物都欣欣向荣,但是阴气突然降临,久雨不停,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庄稼,百姓们生活十分艰难。
颈联“空林少烟火晨膳夕无炊县官急租税督责烦鞭笞但知赴期会谁能恤寒饥日月更相送春事奄无遗过时而不耕秋成安可期虽有劝农令文具亦何为”写百姓生活的困苦,他们没有饭吃,县官催收租税,催逼得非常紧,老百姓只知道应付交租,谁还有心思去想别的呢?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可是年年都是这样,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呢?虽然有劝农的命令,但是这些命令又能有什么用呢!
末联“传闻盗贼起民穷多致斯咄唶有深忧岂惟漆室葵”。意思是说,听到说盗贼横行,百姓贫穷到了极点,我不禁深深地感到忧虑,这哪里只是像忠臣那样只是忠诚而已啊!
这首诗表现了战乱年代,一个正直而又无奈的诗人,在困苦之中仍然关心着天下苍生的疾苦,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