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坐高名汉署来,鱼盐小吏混芦台。
谁怜汝海分符客,自是南皮作赋才。
老骥霜蹄千里动,佩刀寒色九河开。
量移休道非知遇,难得君恩一日回。
子与自芦台量移瑞州 其一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
题坐高名汉署来,鱼盐小吏混芦台。谁怜汝海分符客,自是南皮作赋才。老骥霜蹄千里动,佩刀寒色九河开。量移休道非知遇,难得君恩一日回。
诗句解析
- “题坐高名汉署来”:
- 题字:“题”在这里指的是作者亲自为这首诗题写的标题,显示了作者对诗歌的重视。
- 高名汉署:这里的“汉署”指的是汉代的官方机构,即中央政府,意味着作者曾担任或曾经在中央担任官职。
- 来:表示到来或出现,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官职被调至新的职位。
- “鱼盐小吏混芦台”:
- 鱼盐小吏:鱼盐是古代官员的俸禄来源,而“小吏”则表明这是一种较为基层的官职。
- 混芦台:混合、杂糅的意思,芦台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是比喻,表示作者与这个地方有深厚的情感联系。
- “谁怜汝海分符客”:
- 谁怜:询问或感叹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
- 海分符客:海分符客可能是指在某个地方担任过官职的人,而“海”则可能象征着广袤的海域或者是深远的含义。
- “自是南皮作赋才”:
- 自是:既然、确实是的意思。
- 南皮作赋才:南皮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作者的故乡,作赋才则表明作者擅长写作,有才华。
- “老骥霜蹄千里动”:
- 老骥:比喻作者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充满活力和激情。
- 霜蹄:形容马的蹄子像霜一样白,比喻作者的岁月虽然无情,但他的精神依然年轻。
- 千里动:千里一动,意味着即使年事已高,但仍然能够影响深远。
- “佩刀寒色九河开”:
- 佩刀寒色:佩刀可能指的是作者随身携带的武器,寒色则形容其颜色冷清。
- 九河开:九河是中国北方一条较大的河流,开则是开启的意思,可能暗示着新的生活或者新的机会的开始。
- “量移休道非知遇”:
- 量移:可能是指调动工作或者职务变动。休道非知遇,意思是不要说这种话,而是应该感激有这样的机会。
- 知遇:知遇之恩,表示得到赏识和重用。
- “难得君恩一日回”:
- 难得:难得的意思,强调这种恩情的珍贵。
- 君恩一日回:指君王的恩惠如同一天时间一般迅速回归,表达了对君王恩德的深深感激。
译文
题坐高名汉署来,鱼盐小吏混芦台。
是谁怜悯你这样的海分符客人,自是南皮作赋才有才华。
老骥霜蹄驰骋千里外,佩刀寒色九河解冻开。
量移之事不必多说是非知遇,难得君恩一日回旋。
赏析
这首诗是李攀龙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诗中的”题坐高名汉署来”展现了诗人曾担任过中央官职的历史背景;”鱼盐小吏混芦台”则描绘了诗人与地方的深厚感情;”谁怜汝海分符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慨;”自是南皮作赋才”则突出了诗人的才华横溢;”老骥霜蹄千里动”以老骥喻示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有远大的志向;”佩刀寒色九河开”描绘了一种新生活即将开始的景象;”量移休道非知遇”表达了对知遇之恩的珍惜;”难得君恩一日回”则展现了诗人对君恩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