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蔓成帷网四邻,纷纷落蕊霅溪滨。
婵媛初服能无客,窈窕空山若有人。
杨柳摧残彭泽隐,桃花俗杀武陵春。
独怜远道难为理,欲采何由寄所亲。
老蔓成帷网四邻,纷纷落蕊霅溪滨。
婵媛初服能无客,窈窕空山若有人。
杨柳摧残彭泽隐,桃花俗杀武陵春。
独怜远道难为理,欲采何由寄所亲。
诗句解析
- “老蔓成帷网四邻”:描述薜荔藤蔓像帐篷一样覆盖在四周邻居的房舍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景象。
- “纷纷落蕊霅溪滨”:形容薜荔花纷纷扬扬地落在霅溪边,增添了一抹生动的春色。
- “婵媛初服能无客”:指穿着朴素的妇女,在空旷无人的山谷中,显得更加优雅和脱俗。
- “窈窕空山若有人”:描绘了一座空寂的大山,如同有人影在其中穿梭,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 “杨柳摧残彭泽隐”:以杨柳被摧毁来暗示人世沧桑或政治变迁。
- “桃花俗杀武陵春”:用“俗”字形容春天过于热闹、浮华,与武陵源的纯净自然形成对比。
- “独怜远道难为理”:诗人因距离遥远感到不便,难以处理事务。
- “欲采何由寄所亲”:表达想要采摘这些美好事物,却不知该如何将它们寄给远方亲人的情感。
译文注释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稍带哀愁的田园风光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李攀龙不仅描绘了薛荔园的美景,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情。
作品赏析
- 意象生动:诗中的“薜荔园”、“空山”、“桃花”、“远道”等元素,通过生动的描述,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远方亲人的关切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 结构严谨:全诗结构紧凑,语言精炼,每个诗句都紧扣主题,相互衔接自然,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 艺术风格:这首诗融合了抒情与写景,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也有优美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李攀龙独特的艺术风格。
评析背景
《寄题子与使君薜荔园·其二》是明代李攀龙的作品。该诗创作于明朝中期,当时正值文学复古运动兴起,李攀龙作为其中的领袖人物之一,其诗歌风格深受前七子的影响,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此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通过对薜荔园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忧虑和不满。这种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