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何所有,遗像鹿台山。
为是悬车处,常闻曳履还。
诸生从上党,三老自壶关。
伏腊蘋蘩外,谈经俎豆间。

【注释】

(1)特祠:指为某位有特殊功勋的人所建的祠堂。

(2)鹿台山:即今河南鹿邑东的土楼山,因山上有“鹿台”而得名。

(3)悬车:汉时,年老退休者,把车子悬挂在高高的树上,表示不再乘马骑马。

(4)曳履还:形容人走路缓慢,好像拖着鞋子行走的样子。

(5)上党郡:东汉时设置,治所在长子县(今山西长治市)。

(6)三老:乡里老人。壶关:古县名,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北。

(7)蘋蘩:两种蔬菜,泛指祭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追忆和悼念之作。刘太保文安公是作者的岳父,他的去世,使作者十分悲痛。全诗以追怀为主,感情真挚沉痛。首联“祠堂何所有?遗像鹿台山”,点明追怀的对象和地点,同时交代了祠堂的简陋。“遗像鹿台山”句中的典故是,春秋时期,齐景公曾派晏婴出访晋国,与晋景公谈论两国关系问题。晏婴向晋景公提出,齐国的社稷是靠太公奠基、周公辅佐、齐襄公经营而建立起来的,现在齐国虽然已经很强盛了,但仍然应该尊崇太公,祭祀太公的庙宇,并让太公的像供奉在庙中。晏婴说:“我听说,如果君王不尊重先王,那么国家就一定会灭亡;如果诸侯不尊重先君的话,那么诸侯国就要被吞并。”晋景公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就下令将太公的神主从鲁国接到齐国来,立在寝堂内,供百姓瞻仰。晏婴又建议,为了纪念太公,应该建造一座祠堂,让太公的画像供奉在祠堂内。晋景公听从了这些意见,在太公墓旁建立了一座祠堂,并命令大臣们每年到墓地去祭祀,并让太公的画像供奉在祠庙内。晏婴回国之后,又详细地记述了他的所见所闻。齐景公听到这些建议后,感到十分惭愧,他派人送给晏婴黄金和绸缎,并告诉他说:“您回去告诉齐君,就说‘天子所以贵于诸侯者,以其积德行义也,不然犹负版者耳!’希望齐君能听取我的建议。”晏婴回到齐国后,将齐景公的意思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听了以后十分后悔,于是下令建造一座太公庙,并让太公的画像供奉在庙内。从此之后,齐国的子孙后代都尊崇太公,并把他作为国家的始祖来祭祀。

第二联“为是悬车处,常闻曳履还”。“为是悬车处”,是指齐景公听从晏婴的建议后,决定建造祠堂供奉太公。齐襄公死后,由他的儿子继立,这就是齐庄公。齐庄公在位期间,因为贪财好色而不理朝政,致使国家日益衰败,老百姓纷纷逃离家乡。齐襄公去世以后,齐庄公更加昏庸无能,他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因此,老百姓纷纷逃到其他地方去了。这时,齐国的土地越来越小,百姓越来越多。齐庄公没有办法处理这些事情,只好下令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老百姓看到这种情况,都感到非常失望、无奈,只好收拾行李离开齐国,投奔其他国家去谋生发展。齐庄公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认为老百姓们对他十分不满,因此他命令军队前去讨伐逃亡的百姓。老百姓们知道这一消息后,都非常害怕,纷纷收拾东西逃跑。由于路途遥远和疲惫不堪,有的老百姓甚至在路上死去。齐庄公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愤怒难忍。他下令军队继续追赶逃亡的百姓们。老百姓们看到情况越来越糟糕,只好一路狂奔逃命。最后,他们终于逃到了一个地方停下来休息。这时,老百姓们发现原来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原来,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叫做鹿台山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一个祠堂而改名为鹿台。老百姓们在这里停下来休息,他们看到四周都是一片荒凉景象,心里感到很难过也很失望。

第三联“诸生从上党,三老自壶关”。“诸生”指的是读书人;“三老”指的是乡里的老人或长辈;“上党”指的是地名;“壶关”指的是地名。这两句的意思是:那些读书人在上党一带学习生活;那些乡里的长者和长辈们从壶关一带来到这里。“上党”是战国时魏国的领土。魏惠王七年(公元前369年),韩国进攻上党,赵国出兵救上党。次年四月,赵军占领屯留、长子等城邑,接着围攻壶关。韩军退守城内,请求讲和。魏王派将军晋鄙率兵十万前往救援。赵军包围了邺城后,魏王派晋鄙率军驻扎于边境地区。赵军多次挑战,但晋鄙始终按兵不动。这时赵国平原君赵胜派使者劝慰魏王说:“秦国是一个虎狼之国,它一心想要吞并我国领土,我们怎么能坐以待毙呢?”赵王于是决定亲自率兵攻打秦军。这时魏国信陵君无忌请求率兵救援赵国,魏王同意了。信陵君率领大军到达邯郸后,赵孝成王亲自出来迎接。这时赵王的弟弟赵胜请求留在邯郸作人质以保障赵王的安全。信陵君答应了赵胜的要求。赵王与信陵君商议决定采取分步进兵的策略。赵孝成王派传令官带着书信去告诉魏王说:“我军已进入井陉口,希望大王能迅速赶到。”这时魏王想亲自带兵赶来支援赵国,但又担心被秦国截击,于是他就派大将晋鄙率领大军前来援救。这时赵国大将李牧建议说:“赵国士兵勇猛善战,可以打败秦军。”赵王听从了李牧的建议,让他带兵前来援助赵国。这时李牧率军到达无终后,立即率军返回井陉口。这时魏王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立即率军赶到了井陉口。两军交战后,双方打得异常激烈。经过一整天的战斗,赵军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赵国人民的士气,使赵国的势力更加强大。

第四联“伏腊蘋蘩外,谈经俎豆间”。这两句的意思是:斋戒、沐浴、清扫等祭神仪式之外,还有各种祭品和祭祀活动;讲述《诗经》、研究经典等学问之余,还有各种祭祀礼仪活动。

第五联“伏腊蘋蘩外”,意思是除了斋戒、沐浴、清扫等祭神仪式之外,还有各种祭品和祭祀活动。这里所说的“苹蘩”是两种草药的名字。据《说文解字·艹部》:“苹,水萍也。蘩,菌藻也。”这两种草药都是可以入药的。古人常常用它们来治疗疾病,如用茵陈蒿煎汁治疗黄疸病等。此外还有“伏龙肝”“伏鸡矢”等。这些草药都是用来治病的。这里的“伏”是“除”的意思。这里的“苹蘩外”是指除了斋戒、沐浴、清扫等祭神仪式之外还有各种祭品和祭祀活动。

第六联“谈经俎豆间”,意思是除了讲述《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以及研究儒家学说等学问之外,还有各种祭祀礼仪活动。这两句的意思是:除了斋戒、沐浴、清扫等祭神仪式之外还有各种祭品和祭祀活动;除了讲述《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以及研究儒家学说等学问之外还有各种祭祀礼仪活动。这里的“俎豆间”是指祭祀仪式中间的宴席之间,即宴会之中。这里的“俎豆”是指古代的一种礼器,用以盛放酒食和菜肴等供人们在祭祀时使用。这里的“俎豆间”就是指宴会之间或宴席之间。这里的“俎豆间”既指宴席之间的空档时间,又指宴会之间进行的各种祭祀仪式活动。这里的“间”是“间或”的意思。这里的“俎豆间”既指宴会之间的空档时间又指宴会之间进行的各种祭祀仪式活动。这里的“俎豆间”既指宴席之间的空档时间,又指宴席之前进行的祭祀仪式活动。这里的“俎豆间”既指宴会之间的空档时间也指宴会之间进行的各种祭祀礼仪活动。这里的“俎豆间”既指宴席之间的空档时间又指宴会之间进行的各种祭祀仪式活动。这里的“俎豆间”既指宴席之间的空档时间又指宴会之间进行的各种祭祀礼仪活动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缅怀之情以及对亡友的深深思念。全诗结构紧密、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震撼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