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闻彭蠡雁,应上武阳台。
华发文章到,青山放逐回。
时名堪下榻,秋兴足衔杯。
不是求羊辈,蓬蒿断往来。

寄怀余德甫 其二

即闻彭蠡雁,应上武阳台。

华发文章到,青山放逐回。

时名堪下榻,秋兴足衔杯。

不是求羊辈,蓬蒿断往来。

注释:

即闻彭蠡雁,应上武阳台。

即:就、听说;彭蠡:古郡名,在今江西波阳西南,一说在今湖北黄梅北;雁:指鸿雁,传说中能飞向南方的鸟;应:当;武阳台:地名,在今安徽寿县东南。

华发文章到,青山放逐回。

华发:头发花白;文章:指诗作或文采,这里代指诗作;到:来到;青山放逐回:指辞官还乡,回到家乡。

时名堪下榻,秋兴足衔杯。

时名:时世之名,指官场上的名声;下榻:投宿,住宿;秋兴:秋天的情怀;衔杯:把酒杯放在嘴里含着。

不是求羊辈,蓬蒿断往来。

求羊: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这里比喻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蓬蒿:蓬草,这里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断往来:断绝来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余德甫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才情与气节,又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首联“即闻彭蠡雁,应上武阳台”,以听到彭蠡雁的消息为线索,引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彭蠡雁,传说中一种会飞向南边的大雁,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武阳台,也是一处地名,位于今天安徽省寿县东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听到彭蠡雁的消息后,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华发文章到,青山放逐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华发,指人的头发变白;文章,指诗歌、文章等文学创作;放逐回,指辞官归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才华和追求,最终决定辞官还乡,返回故乡的怀抱。

颈联“时名堪下榻,秋兴足衔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时名,指时世之名;下榻,指投宿,住宿;秋兴,指秋天的情怀;衔杯,指把酒杯放在嘴里含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官场之中,但也不忘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秋季里,享受着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尾联“不是求羊辈,蓬蒿断往来”,点明了主题。求羊辈,指的是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蓬蒿,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断往来,意为断绝来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的不屑一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思乡之情、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仕途的一种独特的看法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