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歌动竹扉,客子振征衣。
遥忆吴江上,霜清鲈正肥。
山中三径好,天外片帆归。
只恐波涛阔,鱼竿拂少微。

译文

离歌响起时触动竹门,游子抖落征衣。
遥想吴江上霜清鲈美,正待满载而归。
山间幽径景色好,天外片帆归途远。
只怕波涛太阔,鱼竿触到少微星。

赏析

一、开篇:诗句以“离歌动竹扉”为开头,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这里的“离歌”可以理解为离别时所唱的歌曲。通过“竹扉”,我们联想到了古人的居室——竹子制成的门,象征着简朴、清雅。这样的环境与离歌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二、中段:“客子振征衣”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游子的心境。这里的“客子”指的是外出的游子,他们常常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他们抖落征衣,意味着准备踏上新的征程。这一句不仅展示了游子的外在动作,也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三、后段:“遥忆吴江上,霜清鲈正肥。”诗人转而回忆在吴江上的所见所闻。这里的“吴江”指的是吴地的江河,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地理标志之一。诗人通过描绘“霜清鲈正肥”的画面,传达了自己对家乡美食的怀念。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四、尾声:“山中三径好,天外片帆归。”诗人以“山中三径”和“天外片帆”为画面,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这里的“三径”可以理解为山间的小路,象征着隐逸生活;“片帆”则是指远处的船只,象征着远方的归宿。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归宿的渴望。

五、结语:“只恐波涛阔,鱼竿拂少微。”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担忧与无奈。这里的“波涛阔”可以联想到大海的广阔,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鱼竿拂少微”则是指渔船在风浪中摇曳不定,难以把握方向。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也表达了他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离歌、竹扉、征衣等意象的描绘,以及“霜清鲈正肥”、“山中三径好”、“片帆归”等画面的勾勒,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得以展现,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