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西芳草新,武陵溪南花满津。
山深水曲不知处,燕语莺啼春复春。
红尘昼断车马迹,时有松风扫白石。
三尺孤琴一老翁,布衣芒屦无人识。
君来远作长安游,君去还归溪水头。
山林钟鼎各有分,俯仰乾坤安所求。
【译文】
洞庭湖西的芳草绿得发亮,武陵溪南花儿盛开满溪流。
山深水曲不知何处是,燕子呢喃莺歌婉转又一春。
白日里人车稀少不喧哗,时时有松风扫过白石林。
三尺孤琴一老翁,布衣芒履无人识。
君来远作长安游,君去还归溪水头。
山林钟鼎各有分,俯仰乾坤安所求?
【注释】
①题画:在壁上画上诗篇。
②武陵:古县名,在今湖南常德市西。
③芳草:这里指长满花草的原野。
④花满津:鲜花开满渡口。
⑤山深水曲:指幽僻之处。不知处:不知通向何处。
⑥燕语莺啼:燕子呢喃,黄鹂鸣叫。春复春:春天又一次到来。
⑦红尘:尘土飞扬的道路。昼断车马迹:白天里人车稀少。
⑧时有:时常。松风扫白石:松树枝叶摇动着发出沙沙的声音,扫过白色的石头。
⑨孤琴:独奏的琴。一老翁,形容琴声悠扬。孤、老、无,都是指琴。
⑩芒屦(lú):用草木编成的鞋。
⑪君:对别人的尊称。
⑫长安游:长安,古都城,在今西安。游,游览。
⑬钟鼎:古代烹煮和盛食物的器具,借指官职。
⑭分:区别。
⑮俯仰:低头和抬头,喻指生活的态度。乾坤:天地,比喻整个宇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全诗以“道”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中描述了“洞庭湖西芳草新”、“武陵溪南花满津”,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中的“山深水曲不知处”,“燕语莺啼春复春”,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困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人生的向往之情。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孤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三尺孤琴一老翁,布衣芒履无人识”,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
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中的“红尘昼断车马迹,时有松风扫白石”,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