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作画皆论派,汝和画菊乃天解。
直将书法写此花,宛转金枝总垂薤。
初为水墨后红紫,几向清纤发狂怪。
桃羞杏涩宁比妍,蚁恨蜂愁未堪嘬。
幽兰堪供屈子佩,奇石当邀米公拜。
当时落笔亦偶然,忽有声名起砰湃。
僮奴塞户卷委山,不独文逋与诗债。
有时偃蹇不受促,怒目看人两睚眦。
酒酣兴发谁使颠,迅扫但觉吴缣隘。
个中三昧我独知,每见渠挥为渠快。
最是平生跌宕心,病卧穷山老何惫。
南宫王君得此图,旧索遗红未凋败。
岂知一见已陈迹,江水东流日西迈。
摩挲两眼三叹息,悔却从前比菅芥。
长安贾客君不闻,已索黄金市中卖。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画家王希曾。全诗共68句,每句7字,共528字。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世人作画皆论派,汝和画菊乃天解”就揭示了诗的主题。这里的“世人们作画都讲究流派,而汝和画的菊花却是天生的”表达了诗人对汝和画技的赞赏,认为他的作品超越了世俗,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接下来的四句“直将书法写此花,宛转金枝总垂薤”,则进一步描绘了汝和绘画的精湛技艺。这里的“直将书法写此花”意味着他用笔墨如同书法一样精准地描绘出了菊花的形态,而“宛转金枝总垂薤”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菊花枝条弯曲、下垂的姿态。这一句中还包含了一些比喻和象征的元素。例如,“金枝”象征着尊贵、高贵,而“垂薤”则表示了一种谦逊、低调的气质。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尊贵又谦逊的画面。

第五句“初为水墨后红紫,几向清纤发狂怪”描述了画面的变化过程。这里的“水墨”指的是最初的画面,而“红紫”则是后来添加的色彩。这种变化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规律的认识和尊重。同时,“几向清纤发狂怪”则形象地描绘出了画面中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形态。

第六句“桃羞杏涩宁比妍,蚁恨蜂愁未堪嘬”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这里的“桃羞杏涩”和“蚁恨蜂愁”都是形容桃花、杏花、蚂蚁和蜜蜂等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状态。而“宁比妍”则表示这些生物的美丽并不逊色于其他花卉。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万物之美的赞美和欣赏。

第七句“幽兰堪供屈子佩,奇石当邀米公拜”则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和扩展。这里的“幽兰”指的是兰花,而“屈子”则指的是屈原。这里的“奇石”则是一块奇特的石头,代表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这两处描写都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八句“当时落笔亦偶然,忽有声名起砰湃”则是对前几句的总括和总结。这里的“落笔”指的是开始创作画作,而“声名起砰湃”则表示他的画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第九句“僮奴塞户卷委山,不独文逋与诗债”继续描写了诗人的创作过程。这里的“僮奴”指的是仆人,他们被命令关闭门户以阻止他人进入。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创作的专注和投入,以及他对外界干扰的排斥。

第十句“有时偃蹇不受促,怒目看人两睚眦”则是对前几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这里的“偃蹇”表示傲慢、高傲的态度,而“怒目看人两睚眦”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面对批评和质疑时愤怒的表情。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批评和质疑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第十一句“酒酣兴发谁使颠,迅扫但觉吴缣隘”则是对前几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这里的“酒酣兴发”指的是饮酒后情绪高涨,而“迅扫但觉吴缣隘”则表示他挥毫如电般地完成了画作。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和自信,以及对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畅快淋漓的感受。

第十二句“个中三昧我独知,每见渠挥为渠快”则是对前几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这里的“个中三昧”指的是其中的一种境界或道理,而“每见渠挥为渠快”则表示诗人对于这种境界或道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第十三句“最是平生跌宕心,病卧穷山老何惫”则是对前几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这里的“平生跌宕心”指的是诗人一生经历丰富、情感起伏不定的心态,而“病卧穷山老何惫”则表示他现在年岁已高,身体状况不佳。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的经历的反思和总结,以及对现在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第十四句“南宫王君得此图,旧索遗红未凋败”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这里的“南宫王君”指的是一位地位崇高的人物,而“得此图”则表示他得到了这幅画作。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得到这幅画作的人的认可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价值的重视和追求。

第十五句“岂知一见已陈迹,江水东流日西迈”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一见已陈迹”表示这幅画作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历史,而“江水东流日西迈”则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变迁。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和理解。

第十六句“摩挲两眼三叹息,悔却从前比菅芥”则是对前几句的具体化和具体化。这里的“摩挲两眼”是指反复观看画作的行为,而“三叹息”则表示诗人在观赏画作时的内心感受。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幅画作的喜爱和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去错误选择的后悔和反省。

第十七句“长安贾客君不闻,已索黄金市中卖”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展望。这里的“长安贾客”指的是商人,而“已索黄金市中卖”则表示他已经在市场上卖出了这幅画作。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从对画艺的赞赏到对自然美的赞美,再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回到现实生活的期望,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通过对这幅画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