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昔日登高地,千载犹传贺九名。
不见旌旗疏辇道,尚闻岩谷应呼声。
莲峰静拭寒烟吐,岭树常衔夕照明。
寂寞山僧时倚杖,荒郊闲看鹿麋行。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九寺的景色和山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诗句解释:
- 吴王昔日登高地,千载犹传贺九名。
- “吴王”指的是古代的吴国国王。
- “登高地”意味着登上高处,可能是为了观赏或进行某种活动。
- “千载犹传贺九名”表示这个行为或成就被传颂了很长时间,甚至被认为是值得庆祝的。
- 不见旌旗疏辇道,尚闻岩谷应呼声。
- “旌旗”是一种旗帜,用来指挥军队或标示方向。
- “疏辇道”意味着车马稀少,可能是因为道路不通畅。
- “岩谷应呼声”可能是指山中的声音,如流水声、鸟叫声等。
- 莲峰静拭寒烟吐,岭树常衔夕照明。
- “莲峰”指的是一座山峰,山上有莲花。
- “静拭寒烟吐”形容山峦在寒冷的天气里显得更加清晰。
- “岭树常衔夕照明”可能是指山中的树木在傍晚时分仍然散发着光芒,照亮了周围的环境。
- 寂寞山僧时倚杖,荒郊闲看鹿麋行。
- “寂寞山僧”表示孤独的僧人。
- “倚杖”可能是指僧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感到一种内心的孤独。
- “荒郊闲看鹿麋行”形容僧人在空旷的田野上悠闲地观看动物。
译文:
吴王曾经登上高耸的山峰,千年以来他的名声依然被人们传颂。
现在看不到他的旗帜和车马在宽敞的道路上行驶,但是仍然能够听到山谷中回荡着的呼唤声。
山顶上的莲花静静的,仿佛在擦拭着寒风中的烟雾;而山中的松树则常带着晚霞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孤独的山僧不时倚着拐杖,他在广阔的原野上悠闲地看着鹿群和麋鹿自由地行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九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他通过对九寺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他也通过对山僧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