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筠忽自散琳琅,解箨依然抱雪霜。
应是凤苞扬素彩,非关蝶翅腻琼芳。
铅华半染湘妃泪,玉笋微含汉署香。
不见侍中频拭面,晓来新雨沐苍筤。
竹粉
浮筠忽自散琳琅,解箨依然抱雪霜。
应是凤苞扬素彩,非关蝶翅腻琼芳。
铅华半染湘妃泪,玉笋微含汉署香。
不见侍中频拭面,晓来新雨沐苍筤。
注释:
- 浮筠:浮在水面上的竹子。
- 解箨:剥去笋壳。
- 凤苞:凤凰的巢。
- 素彩:白色。
- 蝶翅:蝴蝶翅膀。
- 铅华:指女子的化妆用的东西。
- 湘妃泪:相传舜帝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因为舜被贬为湘水神而哭泣,眼泪洒落成斑竹。
- 玉笋:像玉一样嫩的竹芽。
- 汉署香:汉廷官署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对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首句“浮筠忽自散琳琅”,描述了浮在水面上的竹子,如同散落在地上的玉石般美丽。这里的“浮筠”指的是竹子,而“琳琅”则是形容竹子的美丽和珍贵。这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将竹子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句子:“解箨依然抱雪霜。”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竹子在生长的过程中,会经历脱去笋壳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像是抱着雪和霜一样,坚韧而又纯洁。这句诗不仅表现了竹子的生长过程,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顽强、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赞美。
第三句:“应是凤苞扬素彩,非关蝶翅腻琼芳。”则进一步展开了对竹子之美的探讨。竹子的形态优美,如同凤凰的巢,其色彩纯净如白纸。而蝴蝶的翅膀却显得华丽而多彩,这与竹子的素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诗既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又强调了其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几句:“铅华半染湘妃泪,玉笋微含汉署香。”则是通过对竹子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湘妃的泪水和汉廷官署的香气都与竹子有关,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竹子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不见侍中频拭面,晓来新雨沐苍筤。”则是通过对天气的变化与竹子之间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慨和期待。早晨的新雨滋润着竹林,使其更加翠绿、生机勃勃。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