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地长翻绮陌尘,弄晴偏学黛眉颦。
三眠弱缕深如羃,一抹轻绡黯未匀。
嘶入紫骝难辨影,坐来黄鸟易藏身。
千条青琐还能记,御气氤氲晓色新。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此题中“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要求考生对每一句诗分别进行翻译,并结合整首诗分析其内容。

本题共五句,其中第二句是重点。翻译时注意关键词语“长翻”、“弄晴”、“弱缕”、“深如”、“一抹”等。

译文:

柳丝轻拂地面随风飘舞如同锦绣般的尘土,雨后天气晴朗它偏学女子皱着黛色眉心。

柳条柔软纤细像三眠的蚕丝,深而密不透风;柳枝细薄轻柔像一抹轻绢,却依然没有匀净。

骏马嘶鸣声中难以辨认它的影踪,鸟儿静栖树枝间易于隐匿身形。

千条柳树依旧在青琐门边矗立,晨雾弥漫氤氲如玉带环绕天际。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七、八、九、十首,描写春天里京城长安郊外的烟柳景色。

起句“拂地长翻绮陌尘,弄晴偏学黛眉颦。”以夸张的笔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春风拂动柳丝,使它们在道旁的尘土上翩翩起舞,好像有意要给行人扫去身上的尘土,又似乎故意要逗引行人观赏自己的婀娜多姿。春日的阳光照耀下,柳丝也学着女子的眉毛那样,微微蹙起,好像在撒娇。这两句写景,用“拂地”“弄晴”两个动词,将景物写得有情有意,生动形象而又充满情趣。

“三眠弱缕深如羃,一抹轻绡黯未匀。”“弱缕”即指柳条,“轻绡”指柳叶。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以柳条之柔韧比作蚕丝之柔弱,以柳叶之轻薄比作轻绡之细腻。“深如羃”、“黯未匀”,写出了春风吹过柳丝摇曳时的情景:那细细的柳条仿佛被拉得很紧,紧紧地裹着自己。柳叶虽然很绿,但还不太均匀,有的已经有些发黄了。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柳条拟人化了,使人感到柳条好像也有了生命似的。

最后两句:“嘶入紫骝难辨影,坐来黄鸟易藏身。”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他想象一匹骏马嘶叫着从身边疾驰而过,连马的影子都看不清;一群黄莺在树上栖息,飞来飞去,很难分辨出它们的踪影。这两句既写出了骏马奔驰的雄壮气势,又表现出莺鸟欢快自由的生活状态。

“千条青琐还能记,御气氤氲晓色新。”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他想象那些垂柳就像一道道青色的门闩一样,仍然牢牢地屹立在京城长安的城门之外。在清晨的雾气中,那些柳树仿佛被一层淡淡的云雾笼罩着,显得更加娇嫩美丽。

【答案】

拂地长翻绮陌尘(长:延伸。)弄晴偏学黛眉(黛眉:形容女子美丽的双眉)。三眠弱缕深如(三眠:指春眠。)羃(zòu):

缠结的样子。一抹轻绡(xiāo:薄薄的丝绸)。黯(àn)未匀:颜色不均或不浓。嘶入紫骝(yǒu:马叫声。)难辨影(:指骏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遮断了视线,使得骏马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坐来黄鸟易(yì):容易、轻易)藏身(:隐蔽起来),黄(黄色)鸟(小鸟)。青琐还能记:指长安城门外的柳树(青琐门:古代皇宫的宫门外两边各设一对铜环,环上刻龙形图案为青琐)。御气氤氲(yīn rún)晓色新:御气:指皇帝的车驾;氤氲(xīn yūn):形容烟气缭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