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菊不画香,香空讵堪掬。
画菊不画色,色似花已俗。
都无色香在,安用此为菊。
登堂见孤标,入手疑可触。
自非识菊者,但看桃李足。
古色今不知,世人空有目。
墨菊二首 其二
诗句释义:
“画菊不画香”:指真正的菊花虽然无色,却有独特的香味。
“香空讵堪掬”:空荡的香气难以用语言形容,让人无法抓住其精髓。
“画菊不画色”:即使有颜色描绘,也不如真实菊花自然、质朴。
“都无色香在”:没有颜色和香气,使得菊花显得更加简单朴素。
“安用此为菊”:既然没有颜色与香气,那么这些所谓的菊花也就失去了其真正价值。
“登堂见孤标”:比喻真正的菊花就像孤独的枝干,高洁而独立。
“入手疑可触”:触摸到它的时候,让人怀疑是否真的触碰到了什么。
“自非识菊者,但看桃李足”:如果不是真正懂得欣赏的人,仅仅看到桃花与李花就觉得足够了。
译文:
真正的菊花无需添加任何色彩与香气,它就是最自然的美。
虽然有颜色和香气,但它们并不能代表菊花的本质。
如果没有颜色和香气,那这些所谓的菊花也就失去了其真正价值。
真正的菊花就像孤独的枝干,高洁而独立,触摸到它的时候,让人怀疑是否真的触碰到了什么。
如果不是真正懂得欣赏的人,仅仅看到桃花与李花就觉得足够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画菊”与“真菊”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之美的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美不在于外在的装饰,而在于内在的品质。他赞赏那些能够领悟到菊花内在之美的人,而对于那些只看到表面现象的人,则表示不屑一顾。这种追求真实、摒弃浮华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独立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