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荒高原,郁郁古墓,谁其葬之侯姓鲁。
君看佩铜章,系青组,有酒谁浇墓傍土。
彼独何人,民亦何心,嗟哉鲁侯名至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注意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译文
荒废的高原,郁郁葱葱的古墓,是谁埋葬了侯姓鲁的鲁公。
你看佩有铜印,系着青丝绳,墓地旁的土上还有酒浇。
那是谁呢?百姓的心思又是怎样的呢?可惜鲁侯的名字直到今天才被人们知晓。
注释
1.平湖:泛指湖面。
2.十咏:即《过鲁故宅》的十首小诗。
3.过郎中太仆:路过太仆(官名)的住所。
4.荒荒高原:荒芜的高原。荒荒,空旷、荒凉的样子。
5.郁郁古墓:茂盛的古墓。
6.谁其葬之:是谁埋葬了他呢。其,代词,他。
7.侯姓鲁:侯姓鲁公(鲁国的国君)。姓,姓氏;侯氏,封侯。
8.君看:你看一看。
9.佩铜章:佩戴铜制的官员印章,古代用以表示官职。
10.系青组:束青色丝绳。
11.有酒谁浇:有酒,谁给墓旁的土浇灌?谁,指“民”;青组,指丝绳;酒,这里用如动词,意谓浇灌。
12.彼独何人:那到底是谁呢?彼,那个;独,单独;何人,是谁。
13.民亦何心:百姓心里又是怎样的呢?民,指百姓;亦,也;何心,心里又是怎样的心思。
14.嗟哉鲁侯:真是鲁国国君呀!嗟哉,叹词,感叹之意。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览鲁国故城所作,是一组七言律诗中的第十首。前二句写鲁公墓的荒芜景象和墓地周围百姓的冷落态度;后两句写鲁国国君死后,人们只记得他的姓名,而忘记了他生前的所作所为。全诗通过写墓地的荒凉,表达出作者对鲁国国君死后的凄凉境遇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