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门外碧参差,绿树层烟晓更宜。
缥缈不知天尽处,霏微疑是雨来时。
林间暝色闻钟杳,野外寒光见日迟。
睡起钩帘看午霁,一川花鸟正离离。
【诗句释义】
天津八景 其三 安西烟树
在安西门外,参差错落的绿树和层层烟雾交织在一起。
清晨的景色更加宜人迷人。
缥缈的云雾笼罩着天边,使人不知它究竟延伸到何处。
霏微的雨意仿佛是雨来时分降临的。
林中暮色朦胧,隐隐约约听到远处寺院钟声传来,
野外寒光映照,太阳渐渐落下。
醒来推开窗帘看午后阳光明媚的景象,
一江两岸花团锦簇,鸟儿欢叫声此起彼伏。
【译文】
在安西门外,参差错落的绿树与层叠的烟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清晨的景色更为迷人,令人陶醉。
天空中飘渺的云雾缭绕,让人无法看清它的尽头。
细雨蒙蒙,似雨似非雨,隐约有雨来的感觉。
林间黄昏时分,远处隐约传来钟声悠扬,
野外的寒光映照下,太阳慢慢落下。
醒来后拉开窗帘,看到午后阳光明媚,
江岸两边的花鸟景色美丽,欢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安西门外的壮丽景色。首句“安西门外碧参差,绿树层烟晓更宜”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在安西门外,参差的绿叶与层叠的烟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面。清晨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第二句“缥缈不知天尽处,霏微疑是雨来时”,进一步描绘了晨景的神秘与美丽。天空中的薄雾似乎弥漫到了天际,使人难以分辨它的尽头;而细雨如丝,又似乎预示着一场雨的到来。这种朦胧的美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让人不禁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中难以自拔。
第三句“林间暝色闻钟杳,野外寒光见日迟”,则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述了这个场景的丰富细节。林间的黄昏时光线昏暗,隐约可以听到远处寺庙里传来的钟声;而野外则在寒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冷,太阳也迟迟不肯落下。这种对比增加了整个场景的立体感和深度,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这个场景的魅力。
最后一句“睡起钩帘看午霁,一川花鸟正离离”则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结束了全诗。诗人起床推开窗户,看到午后的天空晴朗无云,一片明媚的阳光洒满了大地。江边的花草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鸟儿们欢快地唱着歌,一派和谐美好的景象。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魅力,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