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阖门深紫殿春,先朝旧典一时新。
文章妙极寰区选,陶冶同归大造仁。
世有真祥非物宝,天将吾道付儒绅。
状元忠孝何人是,遥见香炉上玉宸。

【注释】

  1. 弘治庚戌:弘治皇帝的年号,即弘治十三年。
  2. 殿试:明朝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别称。殿试在皇宫太和殿举行。
  3. 东阁:明朝内阁名称,位于文华殿后。
  4. 都宪:官名,明朝中央监察机关长官之一,掌刑赏大权。
  5. 阊阖门:宫城北门之名。
  6. 紫殿春:指紫禁城的春色。
  7. 文章妙极寰区选:文章写得很好,是全国选拔出来的人才。
  8. 陶冶同归大造仁:教化和修养都是出自于天性。
  9. 真祥(xiang):真正的吉祥之物。物宝:指真正的宝物。
  10. 天将吾道付儒绅:上天把道理寄托给儒生和绅士们。
  11. 状元忠孝何人:谁是状元,又是最忠诚、最有孝心的人。
  12. 香炉:烧香炉。
  13. 玉宸:玉座。
    【赏析】
    弘治十三年三月十五日,皇帝在太和殿举行殿试。作者因读卷子而来到东阁,并赋诗一首。诗中赞美了皇上的圣明,歌颂了天下的文章人才,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希望。
    “阊阖门深紫殿春”起首两句写景。“闾阖”,指宫门前两座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皇城之门。“深”,形容门楼高大雄伟;“紫殿”,指的是皇宫中的正殿,此处泛指宫殿。“春”字点出了时令,春天的景色宜人。诗人站在东阁之上,远望宫中,只见宫门前的两座红门巍然耸立,正殿内则是一片春意融融。
    颔联“文章妙极寰区选,陶冶同归大造仁”,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寰区”,即全世界;“大造”,指最高的道德境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天下的文人墨客都聚集到京师参加了殿试。在这里,文章写得精妙绝伦,被全国选拔出来,教化和修养都是出自于天性。这里赞扬了皇上的圣明,歌颂了天下的文章人才,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希望。
    颈联“世有真祥非物宝,天将吾道付儒绅”,承上而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作者认为,世上真正吉祥的事情不是物质的宝贝,而是上天把道理寄托给儒生和绅士们。这里的“祥”,指的是吉祥之事。“天将吾道付儒绅”一句,既表现了作者对儒生的尊敬,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儒生肩负重任的期望与信心。
    尾联“状元忠孝何人是,遥见香炉上玉宸”,是全诗的总结句。作者在东阁遥望皇宫深处,只见香炉上的玉座高高矗立。他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在殿试中取得状元的人,他们都是忠诚、孝顺之人。这两句诗既体现了作者对那些取得状元之人的关注与敬仰,又寄托了他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皇宫内外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感情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对未来的热切期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尊崇,以及对儒生们的深深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