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君侯续旧祠,眼中人事几推移。
登科士有同朝愧,忧国心惟异代知。
长路屡曾经此地,高风真足壮吾诗。
不须感慨深怀古,风雨催人鬓易丝。
昌平学宫和刘谏议祠韵
谁为君侯续旧祠,眼中人事几推移。
登科士有同朝愧,忧国心惟异代知。
长路屡曾经此地,高风真足壮吾诗。
不须感慨深怀古,风雨催人鬓易丝。
注释:
谁为君侯续旧祠,眼中人事几推移。
谁为你延续了君侯们的旧祠堂,眼前的人事变化得如此之快。
登科士有同朝愧,忧国心惟异代知。
那些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中有的感到惭愧,因为他们在朝廷中无法为国家担忧。
长路屡曾经此地,高风真足壮吾诗。
漫长的道路上我曾多次经过这个地方,你的高风亮节足以激励我的诗歌。
不须感慨深怀古,风雨催人鬓易丝。
无需感慨历史变迁,时光流逝如同风雨,人的鬓发也容易变白。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昌平学宫和刘谏议祠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首联“谁为君侯续旧祠,眼中人事几推移。”诗人以问句开篇,询问那些为君侯们续建旧祠的人是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就像眼前人事的变化一样。
颔联“登科士有同朝愧,忧国心惟异代知。”诗人以登科之士为例,他们中有的感到惭愧,因为他们在朝廷中无法为国家担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的认识。他认为,即使是登上仕途的人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要为国家担忧。
颈联“长路屡曾经此地,高风真足壮吾诗。”诗人用“长路”和“高风”来比喻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认识。他认为自己走过的地方有很多,但只有这个地方才能激发出他的诗歌灵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豪和自信。
尾联“不须感慨深怀古,风雨催人鬓易丝。”诗人以风雨为喻,告诫人们要及时抓住机遇,不要过于感慨过去和未来的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抓住机遇,珍惜时间,不断进步。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