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华灯一夜春,江南江北两穷鳞。
飞腾有地归尘土,诃护无钱役鬼神。
物以泡名终合尽,家随身在更何贫。
清诗素壁犹堪玩,休羡扬州鹤上人。
【注释】
1.仁辅: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2.遂坏意甚不释:《太平御览》卷六九五引《吴录》:“张华好学,家贫不能买书,常游洛水边以观鱼鸟,夜读月下,有感而作此诗。”遂坏,毁坏;意甚不释者,因写这首诗而心中不释。
3.叠前韵慰之:白居易晚年多用韵语,这里用其原韵“上平八齐”,是说用此韵写诗以慰藉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时写的一首咏物诗。诗中以鱼瓶喻人,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穷途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富贵如梦幻泡影的哲理思考。
首联:“白发华灯一夜春,江南江北两穷鳞”。
“华灯”句:形容华灯照耀下的水面,犹如春天一样。
“江南”句:比喻自己年岁老迈,已到垂暮之年,像鱼儿在江里那样困于泥淖之中。
颔联:“飞腾有地归尘土,诃护无钱役鬼神”。
“飞腾有地”二句:言自己虽想摆脱尘世纷扰,飞向高远之地,但终究无法逃脱尘世的束缚,只能归于尘土。
“诃护无钱”二句:言自己虽有高洁的操守,却缺乏金钱去维护自己的清白,只能被鬼神所役使(即受欺)。
末联:“物以泡名终合尽,家随身在更何贫”。
“物以泡名”二句:以水泡来比喻名利,认为它们终究会破灭的。
“家随身在”二句:言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仍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必羡慕那些拥有财富的人。
诗人以一个垂老之人的身份来写这首咏物诗,借物抒情,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看透红尘的人生态度。他既没有陷入悲观消沉,也未沉溺于幻想之中,而是以一种从容淡定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起伏变迁。这种态度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