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采繁花席上题,偶将名姓托唐妃。
日烘花萼醺时面,雨换华清浴后衣。
隔坐似邀秦国语,挥毫未放谪仙归。
欲从颜色窥生相,已落诗家第二机。

注释:

谁采繁花席上题,偶将名姓托唐妃。谁采摘盛开的菊花并在上面题字?我偶然用我的姓名寄托在唐代的美女身上。

日烘花萼醺时面,雨换华清浴后衣。太阳炙烤着花朵和花瓣,使人醉眼迷离;雨水洗去了华清池的水,换上了浴后的衣裳。

隔坐似邀秦国语,挥毫未放谪仙归。对面的人似乎在邀请我去谈论国家大事,我还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像李白一样辞官归家。

欲从颜色窥生相,已落诗家第二机。我想从她脸上的表情去观察她的生平,但结果却落得诗中第二等的境界。

赏析:

《醉杨妃菊次韵亨父》是宋代诗人林同的一首词,全词共三段。前两段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坐在菊花旁边的情景;后一段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美貌的赞美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谦。

首句“谁采繁花席上题”,意思是说是谁采摘了盛开的菊花并在其上题字呢?这里的“谁”指的是一个不知名的女子,她可能是一个贵族或者是一个才女。她坐在菊花旁边,用自己的名字来装饰这些菊花,使得它们更加美丽。这种情景给人一种优雅而浪漫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日烘花萼醺时面,雨换华清浴后衣”,描绘的是女子被阳光照射和雨水洗涤的场景。阳光照射使得花朵更加鲜艳,而雨水洗涤则使衣物更加清爽。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三句“隔坐似邀秦语,挥毫未放谪仙归”,则描绘了一幅对话的画面。对面坐着的人好像在邀请我去谈论国家大事,而我还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就像李白一样辞官归家。这里的“秦语”可能是指古代秦国的语言或文化,暗示了一种高贵和典雅的氛围。而“谪仙归”则表示我还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仍然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最后一句“欲从颜色窥生相,已落诗家第二机”,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评价。他想通过观察女子的容貌来了解她的生平,但是结果却落得诗中第二等的境界。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谦虚的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高度尊重。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虽然有一定的成就,但还不足以与古代的大诗人相比。

整首词通过对女子的描写和对自我的描述,展现了一种优雅而浪漫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谦逊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