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闱分职重持衡,十载趋陪两度行。
满地奎光天咫尺,隔帘人语夜分明。
空中万马神俱骤,海底遗珠梦亦惊。
科甲少年今老大,耻将名姓托群英。

【注释】春闱(科举考试):指春季的乡试。校文:参加考试,作答试卷。呈:献给。诸同考:诸位同考的人。省闱:指秋季的会试。分职:分配职责。持衡:主持正义。趋陪:奔走侍奉。两度行:两次到会试考场去考试。奎光:奎星,即二十八宿中的一颗星。天咫尺:天上的星星近在眼前。隔帘人语:隔着帘子听到别人的谈话声。万马神俱骤:形容气势如万马奔腾般汹涌澎湃。海底遗珠: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梦亦惊:梦里也感到震惊。科甲少年:科举及第的年轻学子。今老大:现在已是壮年。耻将名姓托群英:羞于将自己的名字托付给这些英才。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会试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科举制度的看法,以及对自己前途的忧虑。首联写会试的重要性和自己在其中的参与,颔联写会试时的紧张气氛,颈联写自己的抱负,尾联抒发了感慨。

这首诗以“春闱校文有作”开篇,点明了题旨。作者在会试中担任考官,因此对此次考试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由于会试的重要性,作者不得不多次到考场巡视,这使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省闱分职重持衡,十载趋陪两度行”两句,既表明了自己的责任,又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无奈。

“满地奎光天咫尺,隔帘人语夜分明。”这两句描绘了会试现场的景象。作者通过“万马神俱骤”这一形象化的表达,展现了会试现场的紧张气氛。而“隔帘人语夜分明”,则描绘了考生们低声交谈的情景,这种声音虽然微弱,但却清晰可闻,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

“空中万马神俱骤,海底遗珠梦亦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会试现场的景象。作者用“空中万马神俱骤”来形容考生们的气势如虹,仿佛万马奔腾;而“海底遗珠梦亦惊”则暗示着这些考生中蕴藏着未被发现的才子。

作者抒发了感慨。他感叹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壮年人,却仍然未能取得功名;同时,他也为自己的名字未能托付给那些英才而感到羞愧。整首诗既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又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