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沙路隔东西,宛转如登十丈堤。
凉爱野风清别院,夜闻山雨过前溪。
栖鸾树老多成实,贺燕巢倾半委泥。
好种琅玕二百个,重来须就节间题。

昌平县学新构翰林行馆,奉和谢学士先生旧题韵留杨教谕显爵夏训导琏一首。

石桥沙路隔东西,宛转如登十丈堤。

凉爱野风清别院,夜闻山雨过前溪。

栖鸾树老多成实,贺燕巢倾半委泥。

好种琅玕二百个,重来须就节间题。

注释:

石桥沙路隔东西,宛转如登十丈堤。

石桥和沙路分隔了东西两侧,蜿蜒曲折如同登上十丈高的堤岸。

凉爱野风清别院,夜闻山雨过前溪。

清凉的晚风使别院显得更加清新宁静,夜晚听到山雨过后的溪流声。

栖鸾树老多成实,贺燕巢倾半委泥。

年久失修的栖鸾树结满了果实,贺燕因巢倾而半埋在泥土中。

好种琅玕二百个,重来须就节间题。

我打算在庭院里种植二百棵琅玕树,等下次再来的时候,要在每棵树的节上题写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昌平县学新构翰林行馆时,奉和谢学士先生旧题韵,留杨教谕显爵夏训导琏之作。全诗通过描绘石桥、沙路、野风、山雨等自然景物,以及栖鸾树、贺燕巢等人文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