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簇蹊丛满地垂,饱霜经雨亦多时。
长疑塞外随车远,错恨山中结子迟。
竹笼旧封劳夜到,茗芽香碗入春宜。
知君情比投桃重,不爱琼瑶却爱诗。
谢萧文明惠榛子
野簇蹊丛满地垂,饱霜经雨亦多时。
长疑塞外随车远,错恨山中结子迟。
竹笼旧封劳夜到,茗芽香碗入春宜。
知君情比投桃重,不爱琼瑶却爱诗。
注释:
- 野簇蹊丛满地垂:野草在小路上丛生,像覆盖了整个地面。
- 饱霜经雨亦多时:经历了霜冻和雨水的考验,时间已经很长了。
- 长疑塞外随车远:长久以来,我怀疑它们随着车马一起被带到远方。
- 错恨山中结子迟:我错怪自己,以为它们是在山里生长,结果果实成熟得晚。
- 竹笼旧封劳夜到:用竹笼装着的榛子被连夜送到我的家。
- 茗芽香碗入春宜:新采制的嫩芽泡在茶里,春天食用最为合适。
- 知君情比投桃重:我知道你对我的感情,比送桃子还要深厚。
- 不爱琼瑶却爱诗:我不喜欢珍贵的物品,但我更喜爱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榛子的外形和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首联“野簇蹊丛满地垂,饱霜经雨亦多时”描绘了榛子在田野中丛生的景象,以及它们在霜冻和雨水中的坚韧生命力。这既表现了榛子的生长环境恶劣,又突出了它们的顽强生命力。
颔联“长疑塞外随车远,错恨山中结子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榛子生长过程的疑惑和感叹。他误以为榛子是随着车马一起被送到远方,又错怪自己在山中等待太久,才使得榛子的成熟期推迟。这一联想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诗意。
颈联“竹笼旧封劳夜到,茗芽香碗入春宜”描述了榛子被精心包装、送到家中的情景,以及它们在新环境中焕发生机的过程。这一环节不仅展现了榛子的珍贵,还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精心准备表示感谢的感激之情。
尾联“知君情比投桃重,不爱琼瑶却爱诗”则是诗人对友人深情的总结。他深知自己对榛子的珍视之情,远远超过对其他物品的喜爱。他更看重的是友人对自己的情谊,这份情感比任何珍宝都要重要。
整首诗以榛子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它既展示了榛子的生长过程,又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