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筵无物荐清宵,黄蛎分香味颇饶。
腥带海风崖际出,冻随春雪酒边消。
东关地僻劳相寄,南客方传始解调。
不有可人佳赏在,一春诗兴又萧条。

【注释】

萧海:大海。

蛎黄:用蚝肉熬成的汤,味美如黄鱼。

清宵:指夜深的夜晚。

腥带海风崖际出:腥带是海中的一种贝类,其肉质鲜美。崖际出:在海边岩石上生长。

冻随春雪酒边消:冻随春雪:冻随春雪,意指春天的雪花融化后,水就变冷了。酒边消:指酒席上人们饮酒时,冰块会融化。

东关:即东关驿,古驿站名。地僻:偏僻。

相寄:相互赠与。

南客:南方人。

方传:刚刚传播。

可人:可爱的人。佳赏:美好的欣赏。

萧条:心情低落。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蚝羹”为题,描写了作者在海上度过新年之夜的情景。

首联写蚝羹的美味和它的制作过程。诗人先描绘了蚝羹的诱人之处:蚝羹没有其它的食物可以配餐,却能使人在深夜时分感到清幽;它的味道很鲜嫩可口。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制作蚝羹的过程:蚝肉分出来之后,其味道非常鲜美;而蚝肉中的腥气则随着海风在岩石上散发出来;当冰水融化时,蚝肉也随着融水的流淌而消失无踪。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蚝羹本身的美味,更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诗人的豁达胸怀。

颔联主要写诗人在海上过年的感受。诗人说:“腥带海风崖际出,冻随春雪酒边消”。这里的“腥带”是指海里的一种贝类,它的鲜美让诗人想起了海边的岩石;而“冻随春雪”则描绘了冰块消融的情景,仿佛春天的雪花已经融化成水了。诗人用“酒边消”来形容冰块在酒席间融化的情景,既形象又生动。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主要是表达诗人对远方朋友思念之情。诗人说:“东关地僻劳相寄,南客方传始解调。”这里的“地僻”表示地方偏远;“劳相寄”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而“方传”则表示刚刚传播的意思,暗指远方的朋友刚刚来到此地。最后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因为他知道远方的朋友即将离开,而自己又无法挽留。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

尾联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诗人说:“不有可人佳赏在,一春诗兴又萧条”。这里的“佳赏”是指美好的欣赏;而“诗兴又萧条”则形容了诗人的心情变得低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在海上过年时的欢乐和感慨,以及对人生、友情、自然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