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风物爱秋晴,独向空庭坐月明。
万里山河皆在眼,异乡儿女正关情。
灯前有梦难欹枕,客去无心自举觥。
高阁卷帘过夜半,不知凉露湿冠缨。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诗作常常富有情感和哲理,描绘景物时细腻入微,语言精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一年风物爱秋晴,独向空庭坐月明。
- 注释:一年中的风景喜爱秋天晴朗的景象,我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里,面对着明亮的月光。
- 赏析:首联通过“风物”和“月明”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季明朗天气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清冷。“独向空庭坐月明”这句展现了诗人在宁静而明亮的月光下,独自沉思或冥想的状态。
- 万里山河皆在眼,异乡儿女正关情。
- 注释:眼前的千里江山尽收眼底,远方的家乡儿女此刻最挂念我的思念之情。
- 赏析:颔联通过将视线投向远方的“万里山河”,以及“异乡儿女”的“正关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里的“千里江山”和“异乡儿女”,都承载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 灯前有梦难欹枕,客去无心自举觥。
- 注释:在灯前,我难以入睡,是因为心中萦绕着梦境;客人离去之后,我也无心举杯庆祝。
- 赏析:颈联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心境:一是诗人因思念家乡而难以成眠,二是客人离开后,他也感到空虚和失落,不再像往常一样饮酒庆祝。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孤独和寂寞的情感,同时体现了他对友情、亲情等人际关系的重视。
- 高阁卷帘过夜半,不知凉露湿冠缨。
- 注释:夜深人静之时,我推开窗户,让凉风拂过,却不知露水已经打湿了我的衣帽。
- 赏析:尾联以景结情,诗人通过描写深夜的窗外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高阁卷帘过夜半”这句描绘了夜晚时分的寂静场景,“不知凉露湿冠缨”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中秋独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夜晚独自面对明月时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意象如秋风、明月、山河、故乡、朋友等,都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他的诗作充满了深情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