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风日几晴阴,数种名花竞浅深。
禁苑栽培真得地,化工雕刻本何心。
丛疑朋下留鸾宿,香到人间许蝶寻。
台阁风流前辈远,彩毫重和玉堂吟。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对芍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春风日几晴阴,数种名花竞浅深。”首句写春光明媚,天气晴朗,百花争艳,各展芳姿。第二句写各种名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竞相开放,色彩深浅不一,各有千秋。第三句写芍药在禁苑栽培,得天独厚的条件,生长十分茁壮;又因是“真”种,更显出其珍贵。第四句用“雕工”和“造化”比喻芍药的种植与培养。“丛疑朋下留鸾宿,香到人间许蝶寻”,这两句写芍药花丛中,好像有情侣鸾鸟停歇在枝头,香气飘荡在人世间,引得蝴蝶纷纷前来追寻。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第五、六两句写台阁风流人物已远去,而芍药依旧盛开。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虽不能如前代文豪那样吟诗作赋以歌颂它,却要借用玉堂之名重加吟哦。

赏析:

这首诗写芍药,但非泛泛咏物。诗人通过芍药的生长环境、栽培条件、花容色、香味、以及它的美丽传说等,把芍药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同时,诗人还从侧面烘托出自己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注。全诗语言清丽,意境高远,耐人寻味。

一、二句写景抒情。首句写春光明媚,天气晴朗,百花争艳,各展芳姿。第二句写各种名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竞相开放,色彩深浅不一,各有千秋。三、四句用“雕工”和“造化”比喻芍药的种植与培养。五、六两句写台阁风流人物已远去,而芍药依旧盛开。最后两句写诗人虽然不才,不能像前代文人那样吟咏赞美芍药,却仍想重和玉堂吟哦之作。

整首诗结构谨严,层次井然。先写芍药的盛衰,次写作者的感受,最后点出题旨。全诗以咏物起兴,以感怀结尾,既表现了芍药的美丽和高洁,也反映了作者对国事的关怀之情。

此诗为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春,李德裕任淮南节度使时作。此时他正在积极进行削藩战争,并准备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答案】

天空晴朗无云,阳光普照大地。②各种各样的花卉都争相开放,颜色或深或浅各不相同。③芍药在禁苑里栽培,得到很好的照顾(生长),是真正的好花。④花丛中好像有情侣鸾鸟停歇在枝头,香气飘荡在人世间,引得蝴蝶纷纷前来追寻。⑤台阁里的风雅人物都已离世(远去),但芍药依旧盛开。⑥我虽然不是前代的文豪,也不能吟咏赞美它(芍药),却还想借助玉堂这个美称重加吟哦一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